第1559章 江南道大开发(第4/7页)

没办法,他本来就是负责白云边酿酒作坊对外事宜,这个时候要是让阿塔图自己上,估计他连说话都不顺当了。

“这个定位是很对的,酒水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大家不仅对高端的酒水有需求,对于中高端、中端和中低端的酒水都有很大的需求。

你们白云边酿酒作坊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出来。

以后不仅镇北道那里卖的好,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售卖的。”

李世民这些年已经充分的见识到了发展商业对于大唐的好处。

所以心中早已经没有鄙视商人的观念了。

虽然白云边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李宽旗下的酿酒作坊,不过李世民并不以为意。

李宽旗下的作坊,从来都是不怕竞争的。

再说了,酒水市场那么广阔,大家的口味也是千差万别。

一个品牌是不可能把所有市场都给占据的。

“陛下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们白云边现在是推出了几个等级的酒水。

按照我们的规划,将来会有二十年酿的白云边作为最顶级的存在。

然后也会有十五年的白云边作为中高端的存在。

只有十二年和十年的,则是会作为终端酒水在市面上售卖。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面向市面上推出三年、五年和八年的白云边,切入到中低端市场。

这么一来,我们白云边酿酒作坊必将成为大唐名列前茅的存在。”

阿史那勇对于白云边的定位和规划显然是非常了解的。

这些都是他亲手操刀的事情,闭着眼睛都能说得出来。

“曾县令,豫章县四周有大片的良田,如今都已经种上了双季水稻,百姓们已经初步的解决了吃饭问题。

这个时候,估计发展各种副业,是县衙应该考虑的事情。

像是这个酒水酿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整个洪州都是一个产粮的大州,每年都有粮食商人往外运输大米。

如果这些大米能够在本地加工成酒水再运出去售卖的话,利润肯定会高很多。

豫章县作为江南道靠近岭南的州府,如果你们这里能够发展起来,可以辐射方圆数百里的区域。

让大家提起江南道的时候,不再只是有苏杭那片区域。”

李世民以前从来没有来过豫章县,在他的印象之中,这些地方都是非常贫穷落后的。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事实跟他想象的有很大的差异。

这让他对李宽当年提出的江南道大开发有了非常大的兴趣。

江南道太大了,如果每个州府都能成为富裕的州府,那么简直就可以顶的上好几个关内道。

这么一来,大唐的国力立马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并且,历朝历代,这一片靠近南边的区域,都是开发的比较少的。

如果能够让这些大家比较陌生的区域变成耳熟能详的富足之地,那李世民觉得大唐就真的是强大到了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存在了。

“陛下您说的太有道理了。其实我们县衙一直都在推动这方面的发展,想要将酿酒产业作为我们豫章县的支柱产业。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白云边的带动下,我们豫章县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酿酒作坊。

这些作坊消耗掉了我们大部分多余的粮食。

伴随着土豆、玉米和地瓜的引入,我们大唐的粮食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会影响大家种地的积极性。

虽然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消耗肯定会增加。

但是粮食价格下降的这个趋势,如果没有其他对策的话,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酿酒是非常消耗粮食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县衙肯定是不鼓励酿酒,甚至要限制酿酒作坊发展的。

但是现在我们的粮食情况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酿造更多的酒水,从番邦属国手中换到更多的其他高价值物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

江南道那么大,单单洪州四周就还有大量的良田尚待开发。

如果朝廷可以给以更多的支持政策的话,我们大唐的粮食种植面积可以有一个更加大的增长。”

借着这个机会,曾星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这些年,他也是非常关注长安城的作坊城的发展情况。

对于大唐赋税的增加情况,他也是比较了解的。

很显然,发展工商业,对于提升赋税收入是有着非常巨大好处的。

豫章县这些年就已经从酿酒作坊之中获得了切实的好处。

“草原上的牧民对于高度酒的需求确实是非常旺盛的。

一斤酒水在草原深处甚至可以直接换到一只羊。

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值得朝廷鼓励对草原牧民的高度酒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