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第2/13页)

米其林橡胶作坊里头,王恒跟米其林都在实验室里头做着实验。

“不应该啊,刚刚把铜线连接在铁丝上面,电流表都有着明显的旋转,不可能现在就坏掉了吧?”

王恒有点不确定地说道。

“我们再把电压加大一下吧,正常来说电压越大,这个电流表中显示的数值也是越大的。”

米其林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过,伴随着电压表的数值上升,电流表还是没有什么的动静。

“还是没有旋转啊。难道这个橡胶真的一点导电性能都没有吗?

哪怕是木头,刚刚我们试过了之后也是有一点点导电性能的啊。”

王恒很是好奇的用手指快速触碰了一下橡胶,然后迅速离开。

不过并没有任何触电的感觉。

“王恒,这是好事情啊,我们现在不是要参与到绝缘材料的研究吗?

既然这个橡胶就是一种很好的材料,那么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消息啊。

如果是其他材料,我们可能没有太多的经验,需要好好考虑要不要介入这个行业。

但是如果是橡胶的话,那就没有任何需要担忧的了。

我们作坊今后的主业都是围绕着橡胶来展开,但是产品可以不用局限于充气轮胎这些东西。

能够发现橡胶更多的用处,就意味着我们作坊未来的产品会变得更加丰富,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米其林松了一口气,心里多了一些期待。

“这个橡胶还真是神奇,总是能够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按照我们目前整理的实验清单来看,除了各种金属材料之外,也就是橡胶比较好加工了。

像是石头啊,泥土啊这些东西,虽然也不怎么导电,但是显然不具备加工价值。

至于金属,不管是银还是铜,亦或是铁,导电性能都很好,根本就不可能用来制作成绝缘材料。”

“没错,下一步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橡胶包裹在铜线外面。

一旦完成了这个工艺的研究,我们就知道需要生产制作哪种类型的橡胶产品了。

不过我觉得只需要研究这种制作绝缘铜线的工艺就行,我们自己不见得就要去生产铜线。

毕竟这个事情并不是我们擅长的,我们做好橡胶产品就行。”

米其林对于产品研发的方向,一直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虽然很多作坊都在走多元化运营的路线,拼命的丰富自己的产品款式。

不过米其林却是一直都是坚守一个观点,自己作坊只做橡胶产品。

其他行业很有前途也好,留给其他人去做吧。

这种定力,放在这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其实也是非常难得的。

“要把橡胶包裹在铜线上面的化,那么这种橡胶的加工工艺跟我们充气轮胎上面使用的肯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有必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配方,看看到底哪一种冶炼方法加工出来的橡胶最是适合制作绝缘材料。

然后我们也得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给这些橡胶产品添加一下颜料,让它变得五颜六色起来。”

王恒想到赵小二专门在《大唐日报》上面撰写文章说过,今后的电线,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颜色的区分。

虽然到底使用哪个颜色还没有确定,但是这个方向却是明确的。

王恒倒也能够理解这个事情的意义,因为火线和零线的概念,正极和负极的说法,在李谚和赵小二发表电灯泡相关的论文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

“除了你说的这个绝缘电线之外,还有一个东西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的东西?”

王恒很是配合的问了一句。

“绝缘手套!要发展电力相关的行业,不可避免的就需要跟各种各样的电力设施打交道。

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漏电或者触电的危险。

这个时候如果操作者能够穿上一套绝缘的手套,哪怕是碰到漏电的情况,也不用担心会有生命危险。

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不得不说,米其林的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

只不过结合最近的一些消息,他就能够从中找到商机。

这种能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东西好办,我们已经初步确认了橡胶具有绝缘性。

那么我们就使用橡胶来制作手套,然后去确认穿戴这个手套之后,是不是真的不会触电了。

一旦我们推出绝缘手套,我觉得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其他的各个作坊。

他们对于这个产品应该都是很有需求的。

虽然每年的总销量不见得会特别的高,但是其中的利润应该不会少。”

大唐的化工行业,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