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章 水陆并进(第3/11页)

要不是后面李宽对他多有提携,估计他想要出头,还得等几年呢。

这方面,薛仁贵跟在李宽身边那么多年,显然是比苏定方做的要好。

“是的,西域这个地方,虽然看起来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哪怕是为了维持这个贸易线路,也是有必要把它纳入到朝廷的实际统治之中来的。

还有一个影响因素,估计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

那就是棉花这个东西,是原产于西域的,也就是说西域的气候环境,是很适合种植棉花的。

而棉布如今已经是大唐百姓最主要的布匹来源,在各行各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虽然我们在朔州北部种植了不少的棉花,但是如果能够在西域开辟另外一个棉花种植区域的话。

那么对于抵抗天灾人祸的风险能力,肯定会高很多。

西域地域辽阔,关中百姓去到朔州北部可以分到一百亩土地,要是去到西域的话,直接给他们分一千亩都没有问题。

到时候,一个普通百姓家分配几个奴仆,立马就能成为小有身家的地主。

这对于提高我们大唐的综合国力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事情。

眼下太子殿下正在推进整个大唐的人口调查工作,甚至还安排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去负责这个事情的落实。

虽然现在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了解到的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大唐的人口其实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贞观二十一年的人口数量,很可能比贞观初年翻了一番都不止,跟武德元年相比,增加的就更多了。

而现在大唐已经初步的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这个人口增加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

不用多少年,大唐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一个亿,甚至有可能现在就已经突破了一个亿。

之后两个亿,三个亿,甚至是更多的人口,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一来,人口全部集中在原本的各个道,肯定就不大合适了,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很大。

如果能够分配一部分到西域,一部分到镇北道和辽东道,然后再有一部分到海外各地。

这个人口增长的压力就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将来整个天下有一半的都是唐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薛仁贵从人口这个很特别的角度跟苏定方分享了自己的认识。

刚开始的时候,苏定方还觉得薛仁贵的这个担忧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大唐一直都缺人手,哪怕是现在这个情况有所缓解,也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

现在薛仁贵居然担心以后人口太多带来的压力。

简直不可置信。

但是沉默了一会,好好的思索了一下这个人口增加的速度之后,苏定方又有点理解薛仁贵的担忧了。

你人口增加一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那都是好事情。

大唐有大把的地方消化。

但是如果增加一个亿,两个亿,那么单靠原本的州县来消化,肯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相当于大唐的人口变成现在的五六倍,那么原本差不多解决了的粮食问题和穿衣问题,立马又会再次的凸显出来。

历史上,好些朝代到了末年,都会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导致普通百姓活不下去。

要是大唐也面临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会出大事的。

“还是仁贵你想的比较周到!

这一次虽然我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但是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拿出来说,我们一起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这个时候,苏定方也算是彻底的认可了薛仁贵。

这个太子殿下的嫡系亲信,不仅个人身手很好,用兵很有技巧,政治觉悟也比自己高很多啊。

要是没有意外,将来薛仁贵的前途应该是比自己要大的。

……

席君买这段时间也很忙。

顺风镖局的业务现在是遍布大唐,他们在南洋还有专门的训练基地。

如今单单顺风镖局旗下的镖师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十二卫退下来的将士。

不过,自从大唐朝廷准备对西域用兵之后,席君买立马就从长安城跑到了凉州。

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他不是很熟悉,但是副总管薛仁贵却是他的老熟人。

虽然他不可能名正言顺的跟着大军一起出征。

但是跟军中保持密切联系,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薛仁贵也是知道李宽让席君买去负责顺风镖局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次朝廷把大部分的后勤都交付给各个商家去处理,其中需要顺风镖局护卫的商家,不在少数。

换句话说,这一次前往西域的人马当中,至少有几千人是顺风镖局的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