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螳螂捕蝉,谁是黄雀?(第4/7页)

一步一步的前进,不管是拿下齐王港,还是攻下蒲罗中,都立马就能给我们大食帝国带来巨大的好处。

至于直接攻入大唐本土的港口,那个收获就更加不用说了。

但是以阿里将军为首的那一派人物,他们却是觉得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从陆地上进攻大唐。

制作海船的花销太大了,把这个钱财用来发展骑兵的话,应该能够起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阿里将军一直都是在制定从陆地上进攻大唐的方案。

这些年,他们应该也是收集了不少的信息,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阿里之前也是驻扎在原本波斯帝国的北部地区。

所以哈桑对于阿里的动静,也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大食帝国现在是属于上升时期,但是不管是什么时期,内部肯定也是有派系,有竞争的。

很显然,阿里所在的派系就是属于陆军派,而哈桑和穆阿维叶是属于水师派。

大家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干脆就两头一起发展。

好在大食帝国现在每年都还在不断的吞并其他的国家,也在从各个攻打下来的国家身上吸取营养。

要不然这么水陆并进的状态,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

要知道,打仗其实是很烧钱的。

不管是人吃马嚼,还是各种兵器的损耗,都是非常巨大的。

放在工业非常不发达的国家,单单制作那些刀剑,就需要耗费无数的资源。

毕竟,不是哪个国家都像是大唐一样,能够使用精钢来制作铁路了。

“从陆地上进攻大唐,这个方案我也是看过的。

但是阿里想要成功,估计没有那么容易。

哪怕是一个敌人都没有碰到,从波斯北部一路进入中亚,然后进入到唐人口中的西域,在进入到大唐帝国的话,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

在这路上,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情况。

大唐能够吞并那么多的国家,但是这些年在西域却是一直都没有特别大的动静。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西域的路况比较恶劣,行军比较困难。”

不得不说,穆阿维叶虽然没有去过西域,但是他的见识还是很不错的。

结合各方面的信息,他就能够做出一些相对准确的判断。

“你说的我完全赞成,不过阿里将军显然是不会这么认为的。

现在帝国在陆地上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往欧洲那个方向,那是其他人在负责。

还有一个就是朝着东方发展,这个事情是由阿里将军牵头的。

哪怕是这个过程比较困难,阿里将军都是不可能放弃的。

要不然他存在的价值就大大的下降了,阿里家族想要借着战争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想法,也就没有办法实施下去了。”

哈桑这种人,对于人心的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

大食帝国现在能够维持这么凶猛的扩张状态,固然有体制上的特别优势。

但是更多的还是利益。

扩张能够给大食帝国各个层级的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利益,所以对外扩张的事情就能获得大家的支持。

像是在大唐东西两市里头,新罗婢、昆仑奴是一个高端的存在,很受大家的欢迎。

但是在大食帝国这边的话,白奴也是一个很新颖的词语。

伴随着大食帝国的发展,不断的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慢慢的,在大食帝国内部,勋贵富商都喜欢豢养白奴。

同样是一个奴仆,白奴的价格要比其他奴仆贵了一倍不止。

这也是大食帝国会频繁的朝着欧洲方向进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阿里愿意在陆地上进攻大唐,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反对。

毕竟有他在陆地上强制大唐,对我们来说也是没有坏处的。

到时候唐人以为我们帝国的进攻重点就在西域,吸引了他们大量的注意力。

而我们却是出其不意的从海上进攻大唐,一步一步的蚕室大唐在海外的领土。

等到大唐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穆阿维叶的梦做得很美好。

在他看来,已经开始装备新式战舰的大食水师,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存在。

哪怕是对上齐王港驻扎的大唐水师,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还真是,阿里在西域搞出来的动静越大,对我们来说就越有好处。

虽然我们不喜欢阿里,不过不得不说,他治理军队的本领,其实还是不错的。

虽然我不大看好他们从陆地上进攻大唐的计划,但是他肯定可以在西域折腾出不小的动静出来。

到时候,大唐的注意力肯定都会放到西域那边。

别以为只有我们距离西域比较远,其实从大唐的都城去到西域,路途也是近不到哪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