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战争的红利(第4/7页)

“大总管,热气球营一直都有安排人去监视这个大火的动向。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场大火估计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熄灭。

不过在虽然这场大火没有那么快熄灭,根据热气球营提供的消息,我们最多再过两天就能开始行动,前往龟兹国那个方向。”

薛仁贵也对现在的这个情况感到有点无语。

朱富裕搞出来的大火,把大部分的大食人都留在了西州,成为了大唐的俘虏。

但是这个大火也阻碍了大唐进一步追击的步伐。

别看只是几天的时间,这意味着唐军想要追上剩余的大食人,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除非这些大食人自己作死,还想着组织人手留下来反抗。

不过薛仁贵觉得见识到了热气球的厉害,又别连弩和重甲骑兵给伤害了的大食人。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之前,是没有胆子留在西域继续为非作歹了。

“嗯,这一次的祸事是热气球营惹出来的,虽然他们也算是为大军立下了大功。

但是功劳是功劳,错误是错误。

接下来的追击,就把寻找大食人的踪迹的任务交给他们了。

我们务必把所有留在西域的大食人都给揪出来,不要让他们留在西域继续捣蛋。

要不然一旦混乱的局面形成之后,我们想要扭转过来,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就会变得非常巨大。”

苏定方现在也对朝廷的态度,或者是说对李宽的态度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了。

西域诸国,注定是要消失的。

所有不听话的部落,也都是需要收拾的。

大军接下来的主要战斗任务虽然结束了,但是活却是还有很多。

别以为那些部落,你安排一个人过去代表朝廷说几句话,他们就会臣服。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部落只相信铁血,只有把他们打怕了,他们才会老实。

当然了,打一棒子,适当的给一颗甜枣,这自然也是需要的。

如何平衡之中方式,大唐已经很有经验了。

毕竟镇北道的处置,就是最佳的典范。

到现在为止,整个镇北道已经找不到敢跳出来反对大唐的势力了。

就是镇北道原本的部落,自己都生怕自己部落里面有人敢生出反抗大唐的心思。

这意味着会给自己部落带来灭顶之灾。

在后世,是不讲究连坐这样的事情的。

但是在大唐,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旦一个部落里面出现了反对大唐的人,那么这整个部落都是不受信任的。

甚至整个部落的人,直接就会把打为奴仆,或者是拆分开来流放海外。

已经开始享受着舒适生活的各个部落首领,显然是不希望过着这样的生活。

“大总管请放心,到时候我们兵分多路,以最快的速度把整个西域的局势给控制下来。

对于原本西域诸国的势力和各个部落,我们就按照太子殿下之前定下来的方针。

拉一批,打一批,压一批,迁徙一批。

但凡是有任何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都要狠狠的打击。

但凡是我们唐人在西域这边受到了任何的伤害,都要附近的人十倍的尝还回来。

到时候我们把各个商队带到各个部落的面前,将整个西域的经济命脉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然后再让南山建工加快水泥道路的修建,让大军能够随时的出现在各个地方,加强对各部落的威慑能力。

整个西域,短时间内就乱不起来。

至于今后的长远考虑,这就需要朝廷整体来处置了。

我估计朝廷应该会扩建一部分的城池,在关键的位置上修建一些新的城池。

我听西州这里的人说,别看西州这里的气候环境谈不上好。

但是继续往西北方向而行的话,反倒是会进入到一个气候很不错的区域。

那里有湖泊,一年四季的环境要比西州这里好很多。

朝廷只要牢牢的控制了那一片区域,就能掌控整个西域的局面。

那里的物产完全可以支撑大军的消耗。

甚至我们可以提议朝廷在那里设立一个生产建设兵团,让一部分的将士在那里安居,成为亦军亦民的存在。

这对于西域的长治久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如果将来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完成之后。

朝廷能够继续将铁路修建到西域这里来,那么这一块土地,就再也不可能脱离我们大唐了。

一旦有什么战事,朝廷的大军可以随时出现,避免了过去那种被动的局面。

并且我们大唐现在有了土豆、地瓜、玉米这些高产粮食。

不管是国内的百姓,还是边疆的驻军,都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