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这是……兵变了?……

卫国公府福安堂,陆老夫人照例早起去做功课,恭敬且虔诚地上过一炷香,就听嬷嬷兴冲冲来传话,“老夫人,世子爷回来了……刚进了大门,现下正朝这边过来呢。”

陆老夫人一怔,在心里算了算日子,不由有些生疑:这同说好的日子可差了不少,怎么这么突然回来了?她叫嬷嬷扶自己去换身衣裳,祖孙二人在侧厅里见了面。

嬷嬷带着丫鬟进来上了茶水,便退了出去。

陆老夫人倒没心思喝茶,仔细上下打量了陆则几眼,道,“瞧着倒像是瘦了些?怎么提前回来了?”

陆则没有回答老太太的问题,只是抬眼,注视着祖母,轻声问,“祖母打算何时动身?”

陆老夫人面色微凝,抬眼看陆则,他的表情严肃,眉心蹙着,沉默地等着她回答他的问题,神情中岿然不动,一副不肯罢休的样子。她无声地叹了口气,终于摇了摇头,“我不走。”说着,不等陆则说什么,继续往下道。

“你也不必劝我……我不能走。只有我留在府里,他们才会放心让你去宣同,帮你父亲。”

卫国公府其它女眷都可以走,但她必须留在府里。无论是明面上还是实际上,她都代表着卫国公府的稳定。她一旦离府,势必会引起皇室的怀疑。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陆老夫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离开。

皇室需要一个活的棋子,这个人必须是他们父子的至亲,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陆则起身上前,单膝跪在陆老夫人面前,捉住祖母的手,低声道,“祖母,不需要。我不需要他们的同意,也绝不会同意你留在府里。如果连至亲都保不住,谈何保护这天下?”

陆老夫人沉默下来,轻声地问,“二郎,你已决意要与皇室翻脸?文武百官的反对,忠义大道的压力,天下悠悠众口,你当真都想清楚了?”

陆则跪得笔直,面不改色,眸中没有分毫动摇,语气平静地道,“是。我已决意如此。如果您打算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为我、为父亲争取时间,那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您,我不同意,父亲也绝不会同意。”

陆老夫人终于没有再说其他了,她将手抽出,用力握住孙儿的手,“好……二郎,你记住,无论你做什么,祖母都相信你。祖母等你来接……”

陆则紧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转瞬即逝,他点点头,“好。从前一直是您送我、送父亲出门,迎我们回家,这一次,换我去接您回家。”

陆则起身,立马安排人暗中送陆老夫人离京,没有大费周章地折腾,也只带了几个贴身伺候的嬷嬷,另外就是护送的侍卫,因此陆老夫人一行很快就动身了。

陆则在门口,目送马车远去,回屋换了身衣裳,进宫面圣。

京城的初春湿冷,朱甍碧瓦,还凝结着一层白霜。沿着笔直宽阔的宫道,缓缓朝里走,那股深宫独有的孤寒,仿佛彻骨一般,缓缓渗进人的骨髓之中。陆则踩着青石砖面,一路行到宫门口。

太监前去通传,很快便见高思云急匆匆地出来了,看见檐下的世子,赶忙上前,拱手弯腰道,“世子。”

陆则正望着低沉灰霾的天空,听见声音,回过头,“嗯?”

高思云便低声道,“世子,陛下叫您改日再来。”说着,声音压低了些,低声解释,“陛下近来十分信重一位仙长,日日与他谈仙论道,首辅张大人也难见陛下。”

陆则垂下眼,神情平淡,淡淡点头,“好,那我明日再来。”

说罢,掀起衣摆,隔着一扇紧闭的门,跪下磕了个头,便起身出宫了。

他跪下行礼时,高思云忙避到一边,等陆则走远,才躬身进了屋,他干爹正靠着柱子闭眼休息,等着内殿陛下的吩咐,听到他的动静,睁开眼看他,“你小子对这卫世子倒是亲厚……回回他来,你都恭恭敬敬的。”

高思云笑着同干爹低声说话,“干爹也知道,卫世子于孩儿有救命之恩。旁人眼中,我这等没了根的阉人,心肠歹毒,但唯有我自己知道,我虽是太监,但也知知恩图报的道理,否则与牲畜有什么区别?”

高长海听了这话,倒也觉得欣慰。

他们这样的人,做到御前总管又怎么样,还不是阉人一个,这辈子没妻没子的,能干活的时候再风光,瘫在床上,连吃喝拉撒都没人管。认个干儿子,还不是指望他给自己养老。

干儿子越重情,他往后越指望得上他。且这么些年下来,也真是养出些感情来了。

高思云也笑了笑,“干爹您站了一上午了,回去歇一歇吧。孩儿替您守一会儿。”

要是换做以前,高长海自然不敢答应。但自从那位仙长入宫后,陛下日日与仙长谈仙论道,不许旁人惊扰,都不要他近身伺候了。高长海便也点了头,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