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三 用一生去忘记(第2/7页)

居民们很快摸清了大致的情况,这小区已经整体被卖给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即将被建成一个新的高级小区,至于住户们,愿意拆迁还建的可以在新的小区建成后搬进去住,当然得买才能住,开始大家还很高兴,可后来一打听,新小区均价都在每平米八千以上,而开发商补下来的拆迁费,平均每户还不到十万块,还不够付首期的。这明摆着就是坑人。居民们当然不依,这些人里有的在这住了一二十年,退休的,老弱病残的,小区拆了住哪去?

立即有为首的居民敲锣打鼓,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跟狡猾的奸商斗争到底,横竖就是不搬,有本事他们让挖土机就从这些老少的身上碾过去。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家很快团结在一起,男女老少将院子围了个严严实实,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誓要跟开发商死磕到底。

舒曼没有参与到其中,因为房子不是她的。当年走投无路时,老同学卢小棠出手相助,借了这套房子给她住。确切地说是小棠父母的房子。老两口早年被大儿子接去美国带孙子了,房子一直空着,小棠又不在乎那点租金,就借给舒曼住,条件是教她女儿弹钢琴。不过小棠的女儿不喜欢弹琴,教了两年死活不肯学了,小棠没办法只好放弃,但房子却一直让舒曼住着,也不提租金的事,只说是让她帮忙看房子。

现在房子要拆了,舒曼比任何一个人都心急如焚,因为她连基本的栖身之所都没有了。就算她可以到外面租房子,可就她现在这经济条件,肯定租不到很宽敞的房子,没有宽敞的房子,她怎么收学生,怎么教琴?收不了学生哪里来的收入呢?万般无奈之下,她打了个电话跟小棠商量。小棠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在电话里极力安慰她,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又说:"你还没吃晚饭吧,来我这,我煮了上好的银耳汤。""我哪里还吃得下东西。"

"你经常犯病就是因为体质太弱,来吧,家里刚好有客人要来,我老公也在,很热闹的。你不要老是一个人困在家里,得出来走走,老这个样子没病也会闷出病,都这么大岁数了,你该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了。"

舒曼最怕她唠叨这些:"我不去,你家的客人我又不认识。"

"没关系,是我老公生意上的一个朋友,我准备介绍给我表妹,你正好过来给我参谋参谋,如何?"

"你表妹?葛雯?"

"是啊,这丫头一天到晚光顾着玩,都这么大了还没找对象,我舅舅他们急得不得了,老早就托我给她介绍对象,一直没合适的,这不,我老公的一个生意上的朋友最近刚从国外回来,我看他条件蛮好,就想介绍给她。"

舒曼很不屑:"你真是没事找事,葛雯那么漂亮,工作又好,你还怕她嫁不出去?"

葛雯的确是漂亮的,在电视台工作,精明能干,做事风风火火,可能是电视台的工作过于忙碌,一直没听说她谈朋友。但追她的人肯定不少,像她这种自身条件就很优越的女孩子眼光往往很高,车房俱全,并不需要依赖于男人,一般的愣头小子肯定是看不上眼的。舒曼还在犹豫着去不去,葛雯抢过了电话,在那边嘻嘻地笑,"来吧,来吧,万一人家看不上我,反而看上你呢?哈哈哈……"

在往来的同学中,小棠应该算是嫁得很好的,老公是外贸公司的老总,她自己没有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她家住的小区环境很好,那条路位于这座城市的深处,路两侧有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在这个季节犹未落尽黄叶,在半空中枝叶交错。这条路上都是些颇有岁月的老房子,偶尔能看到精巧的屋顶掩隐在高大的法国梧桐与围墙之后,不由得让人想到"庭院深深"这样的字眼。舒曼喜欢梧桐,在桐城,随处可见不同品种的梧桐,所以才有"桐城"之称。

小区的门卫很严,要登记才能进去。刚登记完,走到大门口,她发现鞋带松了,于是弯下腰。黑色镂花铁门外驶过来一辆银灰色轿车,才等了不到一分钟司机就很不耐烦地摁喇叭,在这寂静的夜间显得格外刺耳,她鄙夷地扭头瞪了一眼,生平最看不得有钱人的趾高气扬。"喂,你能不能快点?"一身黑色西服的司机把头伸出车窗喊。

保安也很不耐烦地催促:"小姐,你快点好不好,别拦在门口,人家要进来。"而轿车司机更加得势不饶人,凶神恶煞地叫嚷着,"好狗不挡路,你听到没有!"

保安的桌上放着一只手电筒,大概是巡夜用的。舒曼几步奔过去,抓起手电筒径直走到轿车边,狠狠地砸向倒车镜,极少骂粗口的她边砸边破口大骂:"你他妈的看清楚,谁是狗?!你他妈的才是狗!浑蛋!畜生!"

保安立即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