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2页)

“娘,你说是不是只有华宁县主那样的人,才能得着满意的夫婿啊?”高玉琳问。

高袁氏心里咯噔一下,她女儿该不会是瞧上陆行止了吧?

高玉琳脸一红,怕她娘瞧出端倪,赶紧换了话题,“今儿华宁县主那身衣裳可真好看,娘亲,我看她送来的礼单,好似就有那缬染纱。”

高袁氏道:“是呢,那适合年轻姑娘穿,正想着给你做几身衣裙。”

高玉琳道:“只不过我穿上肯定没有华宁县主好看。”

高袁氏见高玉琳处处要和长孙愉愉比,心里已经对自己的猜测肯定了几分,“你不用跟她比,各有各的长处,“她是好看,不过我看她身子有些薄弱,不是长寿之相。”

然则小女儿可不在乎长寿不长寿,她只在乎在心上人的眼里好看不好看。“娘,你说华宁县主那样的品貌,陆知府肯定甚是爱重她吧?”

高袁氏道:“这就不知道了。别关心人家夫妻的事儿了,你倒是说说,你有没有看中的人。”

高玉琳摸了摸自己的脸,“我看中又有什么意思,娘亲和父亲决定就是。”于小姑娘而言,不是嫁给心上人,那嫁给谁都是一样的。

至于高玉琳的父亲高子离却没关心女儿的亲事,醉眼朦胧地问了伺候他的甘氏一句,“那华宁县主真有传说中的那般美?”

从高子离这句话就知道,他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一心沉湎酒色了。陆行指望他能出力剿匪那是不可能的。

甘氏看在长孙愉愉让人送来的那两匹缬染纱的份上道:“自然是美的,不过为人处世到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傲。”

高子离笑道:“那可未必,你也不想想你是谁的人,她对谁傲也不能对你摆脸色。”

甘氏娇笑道:“那是。”

似高子离这般过问华宁县主是不是传说中一般美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一日功夫,长孙愉愉的美貌就跟长了翅膀似的,开洲官场内人人皆知了。

次日长孙愉愉用过早饭,便开始穿戴,陆行在旁道:“你腿上伤还没好,不用赶着去高府,明日正日子再过去一下就是了。”

“去听听那些个夫人聊天也挺好玩儿的,而且……”长孙愉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新裙子,“我还得去展示展示我的新衣裳。”这话就有些无奈了。

“这倒也是,华宁县主穿用的总是受人追捧。”陆行道。

长孙愉愉朝陆行看过去,只觉得他话中有话。

“其实玉隆阁的生意能有如今这般好,也是多亏公主和县主帮衬。”陆行道。

长孙愉愉见陆行主动提及玉隆阁,便道:“哦,那这么说赚的银子也有我的份儿?”

陆行笑了笑,“年底汇帐的时候,我让大掌柜的都去找乐桃交账。”这就是把玉隆阁的银钱全都交给长孙愉愉的意思了。

长孙愉愉倒是不稀罕那钱,主要是陆行这态度叫人满意。

却说高府从江南、江北请了三个戏班子从这日起连唱三日堂会,从午后开始唱到夜深。

下午那些男客巴巴儿地望着女眷那边,就想着见识见识所谓的京城第一美人华宁县主,也只有趁这堂会才能看一眼。

偏下午长孙愉愉没出现,一直到华灯初上,她才新换了一袭衣裙迤逦而来。

为了让“灯锦”能华丽亮相,长孙愉愉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灯锦不似缬染纱那样轻薄飘逸,而胜在华丽端庄,又于端庄里见妩媚心机。

夸张的曲裾式拖尾,让那裙摆上的山茶花,在夜间灯火的映照下,随着长孙愉愉的步子,簇簇地在人的视线里渐渐绽放,将长孙愉愉包裹在了满园春色里。

随着她入座,轻轻地往后扇了扇裙摆,却似有火树银花在空中闪动,又似有漫天繁星飞舞。

这都是灯锦的独特之处。

长孙愉愉只是静静地坐着,整个厅堂的灯火似乎都被她所吸引,竞相追逐着照耀她。

待人的视线从那华丽的衣裙挪到她脸上时,“光艳天下”四个字仿佛凝在了她的头上。

云鬓乌发,雪肤明眸,红唇似火,色耀古今。

在座的谁曾见过如此殊色,平日里那些心头好跟眼前人一比,竟就成了碎瓦残片。

有人色授魂与,有人痴目呆鹅,有人久久沉寂,有人心若火撩。

其后京城最出名的戏班之一的“庆余班”唱了些什么戏,几乎都没人记得了,这一夜人人只晓得华宁县主殊色绝天下。

长孙愉愉没在观戏台坐多久,感觉自己赚足了眼球之后,就向高袁氏告了辞。

她一离座,就有无数双视线追着她,最炽热地却莫过于高子离的儿子高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