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2页)

牛陆氏吃惊地抬起头,不大明白长孙愉愉所谓的打发是个什么意思。

打发么,是陆行出的主意,说是随便安排个去边镇服役的差使给那醉鬼丈夫。服差役本就是国法,但允许用银子抵差役的,那醉鬼没有银子,自然就只能自己去服役。轻轻松松就打发了,也不脏手。

不怪牛陆氏点头,她实在是舍不得两个孩子再挨打。因着留在了府衙,出于对长孙愉愉的感激,牛陆氏可谓是万般尽心,什么活儿都肯做,别人瞧不见的活儿,她也能理出来做了。

这对长孙愉愉而言自然都是小事了,目前她唯一关注的就是陆行又要亲自领兵去剿匪了。

上回长孙愉愉就有些担心,这回更是。

“你为何非要亲自去?这一次不比上次,和永昌府联合剿匪,那边儿也没法儿知根知底,为了争功指不定还要使绊子,万一坏了局面怎么办?”长孙愉愉劝阻陆行道。

陆行笑道:“没想到县主倒懂这些。”

长孙愉愉撇撇嘴,“我虽然不懂你们剿匪,但是朝堂上这种事儿我可看太多了,六年前南征车里就是那样败了的,死了个一个兵部侍郎,杀了一个巡抚。”

陆行道:“多谢县主教诲,我会记在心上,小心行事。”

这就是不听劝,一意孤行,刚愎自负的意思?

长孙愉愉叹了口气,知道陆行这种志向远大(想当高官)的男儿,不会放过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宁肯冒险也要博一个前途。她不懂的是,明明可以安安稳稳地往上升,陆行却偏要选条危险的路,劝也劝不住。

长孙愉愉想起她娘亲说陆家男子长寿,舍了陆征而抢陆九,结果呢这人比武将还折腾,怕不得跟他爹一样……

所谓善泳者溺于水。

陆行这一出去剿匪,长孙愉愉心情就没好过,偏还要摆出一副她不在乎的模样,或者说摆出一副对陆行很有信心的模样来安抚人心。

上回陆行出去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就回来了,这次却是三天都没有消息。长孙愉愉有些坐不住,无心见客,书也看不进去,起身去游廊踱步,眼睛却时不时地盯着院门,就盼着有消息能进来。

一直到第五日上头,莲果一路小跑着进了院子,面带喜色地道:“县主,县主,姑爷回来了。”

看样子是赢了,长孙愉愉心下松了口气,却再不肯在游廊上待着,转身回了屋,抓了本书看,似模似样地翻着页,其实什么都没看进去。

片刻后陆行就走进了院子。长孙愉愉的余光透过窗户往外瞥见了他,却丝毫不动,只低头又翻了一页书。

陆行进屋走到长孙愉愉跟前,长孙愉愉这下就再不好装作无动于衷了,只是才抬起头就见陆行抬了抬手。

“知道,我先沐浴。”陆行转身就去了净室。

他知道个啥?长孙愉愉疑惑地看向莲果。

莲果笑道:“每回姑爷从外头回来,县主都是让他先沐浴更衣的。”

别人不提,长孙愉愉还真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毛病。不过她还是觉得陆行就是故意的,明知道她肯定着急想想听他剿匪的事儿,他却偏拖延。

陆行出来后,很自然地坐到了长孙愉愉的身边,接过了莲果捧上来的茶,长饮了一口,显见得出外剿匪甚是辛苦,连水都顾不得喝。

长孙愉愉却依旧没主动搭理陆行,而是继续埋头看书,认真得好似被书迷住了一般。

陆行凑到长孙愉愉耳根边上道:“这次剿匪果然被县主料中了,永昌府何爱洲为了争功,险些让我们前功尽弃。”

长孙愉愉闻言一下就被取悦了,很有点儿小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竟然有点儿运筹帷幄的感觉了。

不过长孙愉愉倒没低情商地对陆行说什么“早就跟你说了”之类的话,她依旧没抬头,但却用实际行动鼓励陆行继续往下说。

这实际行动就是她没把陆行推开。

陆行试探着双手环住长孙愉愉,想让她靠入自己怀里。这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长孙愉愉心里的气儿还没消除呢。

当然小县主也没跟陆行闹,她只是起身走到陆行的对面坐下,继续拿起她的书卷。

陆行摸了摸鼻子道:“你书拿反了。”

长孙愉愉没发火,反而朝陆行展颜一笑,特别灿烂。

“想来是这书县主已经看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如今正好反过来看看能不能看出什么新意是么?”陆行“谄媚”地替长孙愉愉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