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解元(第2/3页)

如今这份喜报来得可真是时候啊,这下自己的述职表上又可以加上一条作育人才的治绩了。

真真是瞌睡送了枕头来,正是时候呢。

要知道这可是头榜解元呢,更何况人家前头还有小三元的名头,这不是人才还会是啥。

想到这里,知县大人忍不住地笑,又想起上次考中秀才时他给对方奖了二十两银子的事,如今人家考中了举人,那奖银更是不能少了。

于是喊来了县丞,!把喜报递给他看,而后两人就商量起奖励银的事来,接着一致通过,这次县衙就给解元郎奖励五十两银子吧。

高主簿知道后,就主动领了这送奖银的差事,然后乘着马车就往晓金村来了。

一起前来的还有礼房的一名书吏和县衙的六名衙役。

他们刚到晓金村,就在村口碰上了县里报喜队的一伙人,只见他们三五个一堆,抬鼓的,拎锣的,还有几个正拆着鞭炮外头的油纸包,这是在做着报喜前的准备工作呢。

看到高主簿他们过来后,报喜队领头的那个急忙催着同伴,让大家伙儿动作快一点。

接着高主簿就看到报喜队的汉子三两下就整理好所有家当,然后迅速排起方队,敲锣的站在最前面,随后是打鼓的,接着是燃放爆竹的。

等领队一声令下,马上开始敲起锣鼓来,而后又是长串的鞭炮齐鸣声。

这训练有素的样子,一看就是平时没少练习呢。

听到鞭炮声和锣鼓声的晓金村村民,就看到了有两队人马正往村西头去,且那前头的一队不就是来他们村里报过好几次喜的老面孔吗。

这下大伙儿都知道,他们村的周青林这是又考中了。

“老天!这是啥人啊,咋这么厉害啊!”

“哎呦!这回可是举人老爷了啊!”

“快快快,咱们快跟着看看去,这怕是又送奖银来了,上回可是发了二十两呢!”

“是啊,这回说不定更多!”

“走走走,咱们看看去!”

于是去往村西头的村道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一群穿着喜服的汉子们敲锣打鼓地走在最前头,而后跟着两辆马车,赶马车的是县衙里的车夫。

再后面走着的则是本村的一群村民。

而周向东和族里的几个族老满脸喜气地跟在了最后。

......

刘莲芝正在院子里仔细翻晒着芝麻,她把一张张小碎叶片从笸箩里挑捡了出来,而后再把芝麻晾晒在竹席上头。

一旁的徐氏正和刘氏聊着天。

而大丫则领着几个妹妹在西厢房里写着字,每天的这个时辰都是她们姐妹几个练字的时间。爹爹让她们一天写两回,每回半个时辰,她们可都有认真照做呢。

如今除了两个大的,三丫和四丫的字也写得有模有样的了。

“大姐,你快些帮我看看,看看这个“爹”字写得对不对啊?”

小丫把自己刚刚写好的字递给大姐看。

大丫看了看小妹写的字,随后点点头,笑道:“小妹可真厉害,这回一笔都未落下呢。”

“那当然啦,姥姥说我的聪明劲随爹爹的呢!嘿嘿!”说着,小丫头乐得见牙不见眼。

“我也像爹爹呢,大姐你快看看我写的字。”说罢,四丫也连忙把纸往大丫面前推了推。

房门口的徐氏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都像都像,依姥姥看啊,你们几个都随着爹爹长了,你看你们字写得又好,还会作画,既能干又聪明,可都是好孩子呢。”

“对对对!可不都是好孩子嘛。”刘氏也在一旁附和。

几个小姑娘听了,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这时就听院门“嘭”的一下被推开了,随后扛着锄头气喘吁吁的老刘头跑了进来,见到徐氏她们后,他忙开口道:“你们咋还坐着啊,外头敲锣打鼓的都来了,肯定又是送喜报来的,哎呦,哎呦!快急死我了!”

“啥!”徐氏和刘氏一听,两人立马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随后忙跑到院门外去看究竟。

果然就看到远远地有一队人过来了,隐隐约约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还真是报喜队来了!

哎呦!她们咋就没听到呢,姑嫂两人急忙回院招呼大丫她们快点把堂屋收拾出来,还有凳子啥的都摆放好,准备迎接报喜的人。

老刘头把锄头往柴房一搁,立马就去灶间烧水去了,人家老远过来给他家报喜,待客的茶水总要有的。

而刘莲芝则快步跑回了房里,打开箱子准备喜钱去了,此时她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拿着红纸的手也有些发抖。

她怎么也没想到,相公居然把举人也给考中了,真的太出乎自己的意料了。对于相公能考中举人的事,刘莲芝可是从来没敢想过呢。

所以这次,她并没有像上回院试那样早就把喜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