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页)

郑玉衡却直视前方,不与她对视,吸了口气,跟女娲塑像道:“娲皇在上,我也不是专跟她生气才来的,只是有件事,在我心里横戈了多日,徘徊不去,如鲠在喉……她并非不懂我的人,却屡屡做出违背我的心、而顺着世俗之见的决定,这难道不是当日明德帝早逝留下的遗患?世间好物不坚固,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始终不相信我能陪伴始终,至死方休,而是觉得人世间并无殉情之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董灵鹫仍是静默地注视着他,手中却不自觉地拨弄起珊瑚手串。

“明德帝虽是明君,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于情,他将夫妻骨肉抛掷脑后,以政局霸业为先。于命,先圣人早逝,便将江山托付于你一人。加上世道风霜,历经种种,他在你心里种了不安的因果,让你无法彻底信任男女夫妻之情,所以才时常认为我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值得的。”

郑玉衡说到此处,声音愈发低微,而后终于转过头,道:“你总觉得我这一份痴情不好,过犹不及。你怜爱我,我都明白,可你如此做,实在令我又悲又恼,烦乱不定。除非你从此不提此事,否则这就是我一辈子的证据,指认你抛弃我的证据。”

董灵鹫看他虽转过来,但只顾说话,眸光低落不定,便伸手捧过他的脸颊,见郑玉衡眼眶微红,倾吐之间,有些伤怀之态,她早已听得心软,自忖他说得也不无道理,自年少以来,及至今日,见过太多“彩云易散琉璃脆”之事,让董灵鹫对于郑玉衡的这份痴情,竟觉得过犹不及,伤了他自己的性命。

她已习惯计算他人的命运,所以选取了一个能让他舍去殉情之心的法子,可就像郑玉衡所说,这样的命运,除了能让他活着以外,有什么作用呢?他这样的人,独自遗在世上,难道还能好过吗?

董灵鹫低声道:“……看看我。”

郑玉衡这才抬起眼。

两个视线交汇,俱如潺潺流水中碰撞上一块礁石,溅起雪白冰凉的水花,冲得心中动荡。董灵鹫尚且沉得住气,郑玉衡却眼神微颤,忽然抬手抱住了她,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吸气,调整着呼吸。

他贴着董灵鹫的肌肤,好半晌才说:“娲皇在上,让你长命百岁,我长长久久地陪着你。”

董灵鹫轻声:“你多大啦,说得话都像傻话。”

“有什么要紧,”郑玉衡道,“这世上也不多我这几句傻话,要是你能听得进去,那就更好了,人生在世,为什么所有事都要往最坏的结果去打算呢?”

董灵鹫道:“那才不至于失望。”

郑玉衡说:“怕失望本就是一种胆怯。”

董灵鹫挑了下眉:“你说我呢?”

郑玉衡立马改口,他握着董灵鹫的手给自己擦并不存在的眼泪,小声道:“我没有。檀娘别诬陷我。檀娘是这世上最勇敢的人。”

董灵鹫笑了一下,回抱他,闭眼轻语道:“不……我也很怕失去你的。”

说罢,不等郑玉衡怔愣住的思绪反应过来,便又续了一句。

“娲皇在上,郑郎君今日所说之言,有后土之母为证,他日若改念不忠,我不仅不会放过,还会令其相殉,天上地下,再世轮回,不准他反悔半个字。”

郑玉衡没有半点畏惧,听得眼眸愈亮,喉结微动,附耳跟她道:“那我们这就让娲皇证婚,干脆洞房吧。”

董灵鹫:“……你是不是变得也太快了?”

郑玉衡眼睛亮晶晶地道:“反正我不怕死,要及时行乐。明日该回宫了,我们得抓紧时间成亲。”

董灵鹫:“……”

有那么一刹那,她真的很想晃晃郑玉衡脑子里的粉红泡泡水,说要不还是悔婚吧。

……

郑玉衡不负所望,董灵鹫在行宫住了这么久,终于也起驾回宫了。

有太后娘娘的懿驾,他也无需快马加鞭地赶回去,而是蹭到了董灵鹫的车驾,每日陪她用膳吃药,归拢总结那些手稿故事,有时还跟她一起讨论起情节人物,说某个角色的是非恩怨。

回宫后,孟诚先是拜会了母后,将近些时日以来的大小政务提及过一遍,而后再将放出去就如脱缰野马的郑玉衡拎到眼前,神情莫测地质问他之前哭诉之言,是不是演出来骗朕的。

孟诚虽然不笨,但反射弧实在太长。郑玉衡都忘了这茬,现编现演,废了好大劲,终于给糊弄了过去。别人怕皇帝变脸,他可不怕,很快便消除了孟诚的质疑,继续做他忠心耿耿的心腹重臣。

一切看似好像都没有变。

但好像又变了。

时光匆促,几个月后,孟诚持着御笔沉思,琢磨了好半天,才突然问在御前秉笔的许祥:“你有没有觉得……郑爱卿跟太后娘娘,最近哪里有些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