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粉红色的那个呢?(第2/3页)

“这就是天赋的鸿沟啊……”

江渺说到这里,有些感叹的靠在椅背上,心里也很羡慕那些无师自通的变态们。

“那你呢?”苏怀粥歪头问道,“你现在好歹也写出两本大精品了吧?在一般扑街作者眼里也是很厉害的大佬了,这还不算有天赋?”

“我这只能算是勤能补拙吧?”江渺一脸无奈,“写到第六本才起来,真正的天才写过一本甚至第一本就通关了。”

“我怎么感觉你在炫耀呢。”苏怀粥嫌弃道,“明明就很厉害了。”

“如果这本新书还能精品,我就承认我很厉害好吧?”江渺笑着摇头,“别看我上面分析的头头是道,新书能有什么成绩我也没底。”

说白了,那些火书被分析出各种能火的原因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成绩证明了自身。

没有成绩只有理论,那就谁也说服不了。

江渺还没那么自大,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网文的本质,好像只要掌握了信息差和人际关系这两个点,就能称霸江湖了。

实际上这可能才只是一个开始,只能证明他现在或许正走在对的道路上。

后续还有太多东西等着他的学习和进步。

“所以你什么时候发新书?”苏怀粥斜眼看他。

“这不才改到第二版嘛,等我先把第三版开头改出来再说。”江渺优哉游哉的摸上键盘鼠标,点击新建章节,按下空格,表示自己要继续努力了。

苏怀粥撇撇嘴,心里打赌这家伙一晚上能写1000字就不错了。

就在这时,卧室外传来敲门声,徐桂英的声音传进来:“吃晚饭了。”

“来了!”苏怀粥应了一声,收拾收拾桌面。

一旁的江渺更是干脆,直接就从椅子上起身,丢下一个字都没写的新建章节,准备先填饱自己的肚子。

苏怀粥的奶奶在这边已经住了快一个星期,江渺发现平日里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还节约了他俩不少时间。

徐桂英以前住在衡塘村的时候,就长期处于独居的状态。

苏怀粥要上学,放了假才能回来,而苏大江则是终日忙于事业,很少会回来看她。

所以衡塘村那边,家里的事儿都是徐桂英自己操持。

每天都要打扫卫生,自己做饭洗衣,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拾掇拾掇。

看上去很辛苦,但当一个人的生活只剩下这些的时候就会发现,空闲的时间永远比你想象得多。

于是余下的时间,徐桂英往往只能对着电视机里装着的人,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的虚度日子。

每当孙女回家来的时候,家里的颜色才会变得多彩,将灰暗一扫而空。

其实之前苏怀粥就有提议过,接徐桂英到景江山府来住,离学校进,方便苏怀粥照顾她。

但徐桂英是个念旧的人,衡塘村还在,熟悉的人也都在村里,过去的记忆也全都在这儿,哪里舍得离开。

直到如今没得选了,徐桂英才跟着孙女来到这边生活。

但在适应了几天后她就觉得,这样的日子或许也不错。

尽管每天还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事儿,但除了洗自己的衣服,做自己的饭之外,还能洗孙女和孙女婿的衣服,做一家人的饭。

这让一切又重新获得了意义。

徐桂英感觉自己身体都健朗起来。

江渺也觉得这样不错,平常奶奶做饭,他跟学姐都不用那么忙碌备菜。

平日里中晚饭加在一起,做饭的时间都得一两个小时,再加上吃饱后还得洗碗,偶尔一次还好,长期下来确实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要不是江渺和苏怀粥在厨房里还能过二人世界,估计早就懒得不想干了。

如今徐桂英住到这边,倒是正好一举两得,三个人都舒心。

吃完晚饭,徐桂英拿出她那个手机来,问道:“粥粥,你帮我看看,这个什么支付宝,要怎么用用的?”

“怎么突然问这个?”苏怀粥一脸奇怪。

“我看超市里还是用这个的比较多。”

“那直接用微信就好啦。”苏怀粥接过奶奶的手机,教她怎么用微信付钱,顺便打了一千块钱过去。

老人家不怎么用手机,对于手机的功能,始终都停留在打电话和发短信上。

徐桂英虽然识字,但对于拼音打字很不熟练,布满老茧的手拿来直接屏幕写字,也总是不利索。

所以手机对她而言更多还是一个打电话的简单工具。

但就是这个一个工具,换成触屏手机后,苏怀粥当初也是教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让徐桂英学会用触屏手机打开联系人目录,找到苏怀粥的联系方式并拨通电话。

后来她又给奶奶装了微信,微信里面的联系人就只有苏怀粥和苏大江两个人,现在也就多了一个江渺,平日里基本没见她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