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2/3页)

这事涉及面太广,越少人知道越好,这才出现了陈青得亲手写自己口供的情况。

陈青本就不擅书写,一见宴云何进来,立刻苦着脸道:“大人,口供当初我不是已经给过你一份了吗,怎么还要写啊!”

那时陈青向宴云何投诚,以求保下整个青衣帮,宴云何也让他写了份口供,签字画押,还要走了青衣帮二帮主周然记下来的账本。

可惜青衣帮作为中间人,只负责劫货送货。

除了时间地点,上线是何人,下线是何方,皆不清楚。

那份口供宴云何已经让隐娘的乌鸦,连带着他的书信一起送回了京城。

很显然,成景帝并不满意这份口供。

宴云何接过陈青的笔:“你来说,我帮你润色。”

陈青自认为是个莽夫,见宴云何竟写得一手好字,不仅目露佩服:“大人,你这字真不错,跟周然买来挂墙上的字画,也没什么两样。”

宴云何笑笑:“我这字不行,我认识一个字更好的,我受过他的指点。”

说完后,宴云何的笑容便浅了些许,没再继续往下说。

陈青没有眼力见,还在夸赞:“都能指点你,那得多厉害啊,现在是不是也当了大官了?”

宴云何怅然一笑:“大官?也算吧。”

那时候东林书院,谁不觉得虞钦未来可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才。

但这一切都在那个冬日,随着先太子在牢中自尽,戛然而止。

成景帝如今推行的诸多政策,都是当年先太子拼命打下的基础。

先太子祐仪,为人宽仁,师承虞长恩,体察民情,所行所为皆为江山百姓。

当年藩王之乱,虞长恩镇守京师,还是世子的佑仪亲自率兵抗敌,杀敌无数。

现下宫中的成景帝,年幼时因母妃早逝,宫人怠慢,险些死于伤寒。

亦是太子祐仪暗中照料,后来又托当时德妃将成景帝接到身边抚养。

当然,这都是宴云何后来从成景帝嘴里得知的。

也是因为宴云何无意中发现,御书房里竟藏有先太子的画像,这才知道当年之事。

成景帝提起这位兄长时,唇边总是溢着浅笑。

宴云何至今都记得自己看到那幅画像时,有多吃惊。

并不是因为成景帝竟然私藏先太子年轻时的画像,而是他发现先太子原来和虞钦竟有七分相似。

宴云何自然是见过先太子的,但那时候太子和虞钦差了十多岁,将近一轮。

加之后来先太子已开始蓄须,他一直不觉得虞钦跟太子有多相似。

如今猛地一看太子年轻的画像,才惊觉二人的面貌确实相似。

世间之事,总是有万般巧合。长相相像之人,亦不少见。

只是虞钦竟然和先太子撞脸,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好在成景帝立即察觉出他的所思所想,难得多解释了一句。

虞长恩的夫人王氏,确实与先皇后沾点关系。一个直系嫡女,一个旁系庶女。

王氏所在的旁系远离京城多年,跟本家少有来往。

王氏早逝,虞长恩来京城就职时也甚少提起此事,于是鲜有人知。

宴云何看着画像,听着成景帝难得说了那么多话,不由道:“看来陛下当初也很好奇,才会查得这么清楚吧。”

成景帝笑容不变,转日宴云何便留在神机营辛苦练兵,为自己的多言付出了血泪代价。

……

第二日,宴云何去点心铺领自己的新身份,瞪着纸上的文字,他再三同掌柜确认:“你确定这就是你们上官给我的新身份?”

掌柜面无表情点头。

宴云何把手中的纸用内力碾成粉末,转身出了点心铺。

穿过长街,还没走出几步,就被熟人堵了上来。

那几张脸宴云何都认识,他任职神机营提督之时,没少找锦衣卫的麻烦。

以至于这几个人虽身着常服,他也认得出来,是虞钦的人。

几人“客气”地将他请到了一旁的茶馆,虞钦手揣暖炉,裘衣拢在颊边,面上病色未退,闻声转过脸颊,看向门口被数位大汉拥在门边的宴云何。

宴云何刚走进去,那几人立即把门关上。

这让宴云何有种羊入虎口的错觉感,分明面前的虞钦病怏怏的,看起来根本不能将他如何。

虞钦拿起手中的册子,慢声说道:“游知何,年十六,随姑母投奔游家,名义上是游良的表亲,实则是游大学士的外室所生?”

宴云何差点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表情,游良知道此事,应该会把方知州杀了吧。

虞钦合上册子,温和道:“即是游大学士庶子,为什么那日会出现神庙街,梁音儿和你是什么关系?”

宴云何无辜眨眼:“梁音儿是谁,我不认识。”

虞钦难得好脾气道:“要是不认识,你又为何要逃,还在南风馆暗算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