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8章 蜀商看重士气腾(第2/2页)

就是把大木头捆在一起做成木头排子,顺水运输,人有的需要站在上面撑篙。

一不小心,水流变幻,人就死在河里面了。

能放排的人都不一般,水性要好,还要会看河中的暗流、熟悉木头的惯性和移动规律。

盐有盐帮,排有排帮,义字当头,生死无常。

“刘老弟,我换给你五千缗。”杨环晋沉吟一下,给出数字。

“少,不够。杨兄看在兄弟一场,多多帮衬。”刘棣不干。

“此事你没帮上忙。”杨环晋摇头。

“我知道晚了,没来得及,我以后愿意帮忙。”刘棣表态。

“刘老弟,你要跨行?”杨环晋又问一下,镜子属于奢侈品。

“我只想要几面镜子送人,嘿嘿!”刘棣笑起来,给杨环晋一个你懂的眼色。

“八千缗,不能再多了,但你要给我八千三百缗的东西。”杨环晋让步了。

“我滴好杨兄啊,一万缗,我给你一万零五百缗的东西。”刘棣讲价,愿意多付出。

“只此一次,我也不多,我一共就有两万缗,这兑换券携带方便。”

杨环晋看在多出来的钱的面子上答应了,但更多就不行。

刘棣笑着点头。

其他有兑换券的盐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人要换,多给钱。

一个是兑换券方便揣,另一个是镜子大家都想要。

一共就十面镜子,他们没指望能从盐商手里买到,准备去长安的时候跟李易买。

在长安的李易都不知道蜀商们嗅觉那么灵敏,宁愿多花二十分之一的钱,也要拿到兑换券。

别的商人相信盐商不傻,说明兑换券确实值那个价。

拿到兑换券,就轻松多了,不然远了不说,几十里的路,是运铜钱,还是运绢帛?运一次多少钱?

运到地方双方在核对,耽误多少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