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3章 心中当许世俗因(第2/2页)

一部分小机器人们立即:“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呦……”

另一部分小机器人二部轮唱:“云~彩~呦~~~~”

宋璟一瞬间感觉心情敞亮了,他看小机器人,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院子里只有一个,能不能多推几个回去?

“看,即便是在寺观,大家说得也是庙会。为什么不说是寺会和观会?因为百姓心中有敬畏,华夏文明有正位。”

李易与宋璟讨论意识形态问题,这个宰辅必须要会的。

百姓一说就是庙会、社戏,哪怕用的场地是寺和观。

庙是拜鬼的,野鬼也是鬼,自己祖先的灵魂依旧是鬼。

社是场地的问题,是一种演化过来的祭祀简单阐述。

如他所唱的敖包相会,敖包是一个大的、明显的指路标记,这叫敖包。

就跟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哪一个去其他地方的路口一样,有标记,敖包。

大家得找到这个地方,才方便去下一个地方,不然草原那么大,我又没有卫星定位系统,我走错了怎么办?

赶路的人未必是一拨,也不可能都是从一个方向过来。

敖包就是服务区,过来休息,顺便按照箭头指示去往。

敖包相会的歌呢,取材于地方民族。

就是男男女女的不同部落,大家需要赶路,甚至买卖,哎,就在这里吧。

属于不同队伍和部族的男人和女人在这里相遇,他们又不能说加个好友什么的以后多多接触。

珍惜这一刻,唱唱歌、跳跳舞,篝火照耀下,夜色美,人更美。

这就是敖包相会,从各个地方赶路的人到同一个服务区,赶紧的男女说说话、聊聊天啥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