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7页)

韩栗儿针线了得,在织造所很有些名气,一手苏绣精彩纷呈,把她调来给沈轻稚,也是让她以后不用费心侍弄衣裳,有韩栗儿在,什么样的改样绣面都做得。

而陆鹿则会管账。

尚宫局的瑞秋姑姑当真是个能人,如今她这景玉宫,不仅有瑞秋姑姑的表侄女,衣食住行都给安排了个妥帖,当真是让人如沐春风,满心温暖。

而那两个黄门却不是尚宫局的,领头的那个今年已经过了弱冠年纪,面白无须,瞧着满脸笑意,天生就长了一张笑脸。

他麻利地给沈轻稚打了个千,笑眯眯道:“给娘娘请安,小的叫钱三喜,原是年大伴手底下打杂的,如今听闻娘娘这里有好前程,便求了大伴过来伺候娘娘了。”

“娘娘只管放心,以后前后门小的都能守好,不会叫娘娘操心。”

沈轻稚看他那欢喜面相,不由笑道:“你倒是同年大伴有几分仿佛。”

钱三喜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回:“娘娘真是眼明,原大伴要调|教小的时,也是这么讲的。”

“这是小的的机缘。”

沈轻稚点头,又点拨几句,就让她们各自去忙了。

待得众人都下去,戚小秋才陪着沈轻稚去看那几箱书。

简单翻看一遍,淑太妃留给她的书都已经分门别类,除了两箱经史子集,还有一箱游记话本,最特殊的还有一本杂书,不拘是各种奇技淫巧,还是织造制作,不一而足。

沈轻稚翻了翻,发现这里面大多少的书淑太妃都读过,倒确实是书香门第出身的世家千金。

同太后一样,即便入宫多年,也没有放弃手里的书本。

沈轻稚同戚小秋叹了一声:“淑太妃当真是蕙质兰心。”

戚小秋给她缓缓打着扇,轻声细语道:“娘娘可要去同淑太妃娘娘道谢?若是要去,还是早些时候去,过些日子太后娘娘就要离宫了。”

若是太后离开再去,确实不太稳妥,沈轻稚吃了口茶,道:“就明日去吧。”

“你亲自写了帖子,让人送去寿康宫,”沈轻稚顿了顿,有些迟疑,“淑太妃是住在寿康宫吧?”

当今圣上仁孝,也知道这些高高在上的太妃们无法一起挤在同一所宫室里,因此便特地把距慈和宫和寿康宫比较近的承仁宫一起改为太妃寝宫,贵太妃和德太妃一起住在新修好的承仁宫,淑太妃和贤太妃则住在原有的寿康宫,其他所有嫔妃小主,便也跟着一起分居在这两处宫室的配殿里,虽比以前要拥挤一些,但却更热闹。

本来太妃们就是守寡,平日里也没什么乐趣,大家都住在一起,彼此之间说说话,打打马吊牌,还能打发一下时光。

不过之前太妃们搬宫时她一直在坤和宫,没有特别用心,这会儿便又问一句。

戚小秋道:“是呢,淑太妃娘娘住在寿康宫前殿,贤太妃娘娘住在寿康宫后殿,如今大公主和诚郡王都搬了出去,倒也还住得开。”

沈轻稚思忖片刻,道:“我记得之前封赏时,陛下赏了一方徽墨,似是洗笔堂的老物件,把它取出来,明日给娘娘送去。”

戚小秋从来不反对沈轻稚的任何决定,闻言只是打趣道:“娘娘倒是舍得。”那方墨沈轻稚很喜欢,特地盘玩了半日,现在倒是要拿去还礼了。

沈轻稚笑着睨她一眼:“好墨常有,赠书之情却不常有,这一方墨礼轻了。”

她不过刚封昭仪,身家还没正经积攒,因是孤儿,在坊间亲属早就死绝,除了太后和皇帝的赏赐,就再没别的供奉。

如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一方墨了。

明日的事一安排好,沈轻稚便松了口气,中午美美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食,下午便自顾自午歇去了。

这一觉足足睡了一个时辰,沈轻稚才懒洋洋睁开眼睛。

早秋的白日依旧闷热,沈轻稚在床上坐了会儿,落了罗汗,这才慢条斯理起身。

一下午的时光,她就徜徉在淑太妃留下的书本里,一边看,一边还用余光看那四个大箱笼,心里可是高兴极了。

这四箱子书,够她看到明年了,淑太妃娘娘真好。

沈轻稚忍不住笑出声来。

铜果在边上煮银耳莲子羹,屋子里慢是百合炖煮过后清甜的香气。

“娘娘怎么那么高兴?”

沈轻稚翻了页书,笑着道:“因为日子有盼头啊。”

景玉宫的琉璃窗当真透亮,沈轻稚就靠坐在窗边的罗汉床上读书,明媚的阳光顺着窗楞爬进屋里,照得满室通亮。

沈轻稚道:“这若是到了冬日,屋里怕也不会太冷,白日里若是晴天,能把罗汉床烤热。”

铜果就笑道:“那感情好,等到了冬日,娘娘咱们在明间里烤栗子,可好吃呢。”

“你这个小吃货,”银铃点了点她,手中缝缝补补的,给沈轻稚改好了一条发带,“娘娘,这个长短可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