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4/4页)

平平嘟着嘴,把球放下踢了一脚,跟在他后面进屋。

考完试最忌讳问考得怎么样,岑柏怕给她心理负担,也没问,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辛苦了。”

苏雪桢冲他笑了下,肚子早就饿极了,重新给安安梳了个小辫好方便她吃饭,温声道:“吃饭吧。”

平平被爸爸放到椅子上,看到妹妹发型感觉非常喜欢,指着自己头说:“我!”

苏雪桢手上正好还有头绳,问他,“你也要扎?”

平平肯定地点头,“要!”

“那行,妈给你也扎。”

平平头发一直都比安安茂盛,但因为是男孩不用留太长,经常会剪短,但此时也足够扎个小辫了,苏雪桢用手给他把头发捋顺,跟安安一样扎了两个冲天小辫。

两张似像非像的脸,同样的小辫,看着就是一对双胞胎女儿,饭桌上大家都笑了,岑柏更是乐开了,“认识下,这是咱家大女儿。”

平平得意地晃了晃头,小辫子一摇一摇的,拿起勺子大口吃饭,不羁的模样,又像个十足的男孩了。

吃完饭,两个冲天小辫缠着岑柏去院子里玩球,苏雪桢上楼去看书,楼下时不时传来平平安安个咯咯的笑声,她听着也不觉吵闹,反而觉得更能看得进去了。

玩完球,两孩子都是一身汗,岑柏试好水温,给孩子们把澡也洗了,一边洗一边问,“幼儿园好玩吗?”

“就今天有滑滑梯的地方。”

平平摇头,“不。”

安安还记着自己小揪揪被抓了下,跟着哥哥也摇头。

岑柏心想还是要他们多适应,没再说起这个话题,洗完抱着孩子们上床哄睡,因着白天的运动量足够大,这晚不用他怎么哄就呼呼大睡了,苏雪桢看到十点,想着睡个饱觉养精蓄锐,也早早睡下。

第二天的考试,她是怎么都不让家里人再送了,自己骑着车跟苏显国去洪江大学。

最后一场考试是儿科的专业课,苏雪桢还是在昨天的考场,但是座位再次发生了变化,又回到了靠墙那一排,不过位置稍微靠前一点,是二号。

流程也跟昨天一样,检查过准考证然后入场。

顾芸昨天离她还挺近,今天因为考的院校不同,今天的位置在第一排。

广播一响,考试正式开始,总时长为三小时。

苏雪桢没立刻开始答题,先大致浏览了一遍,看到题量,倒吸了一口气凉气,八个名词解释,六个简答题,三个论述题,一个选择题也没有。

这出题人是真的奔着选拔人才出的题啊?不是说好恢复研究生考试第一届会简单点吗?

苏雪桢给自己鼓了鼓劲,拿起笔正式从第一道开始做起,这时候她过去帮着凌玉荣搜集儿科教材的经验就发挥了作用,前四个简单的名词解释轻松拿下,到后面四个,就有点磕绊了。

临床经验丰富,看到一个病名,下意识先联想到的是症状和治疗方法,而不是概念,像法洛四联症,看到第一眼苏雪桢想的反而是在患儿身上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和蹲踞,要用手术根治。

她缓了几秒才想起这是联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出题人出的还特别偏,专找那些不常见的名词,苏雪桢倒是知道是什么意思,治疗时也能跟患者解释清楚,但教材上的解释是怎么写的死活想不完全,只能记得零散几个片段,最后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她没想到自己临床三年的经验,光名词解释这关就被绊倒了,不禁感慨学无止境。

简答题简单许多,概括起来就三种,列举某个病症要他们写临床特点,又或者是写病因和常见并发症,这个对苏雪桢来说不难,笔就没停过,在纸上刷刷写。

轮到最后一个模块的论述题,第一道就是新生儿如何分类,这个算是常规送分题,不过要多费些笔墨,苏雪桢淡定下笔逐条写上答案。

前面让你放松警惕,后面难的就来了,而且还是一来来俩,先是让答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补钾原则。

最后一道则是正儿八经的病例分析,写了一个八岁患儿患上急性肾炎合并支气管肺炎的病例,让他们写下诊断,需要做的检查和治疗。

内容比一个长,中途她甚至笔没墨用上了备用的。

考试结束,考场内哀嚎一片,比昨天的英语还惨烈。

苏雪桢全答完也感觉自己仿佛被褪了一层皮,坐在椅子上头昏脑涨的,感觉满脑子知识都被挖空了,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到底是哪个大佬出的题啊?

作者有话说:

试卷试题和答案参考的是1978年的政治试卷,上章标注过的新闻和一些考研真题,稍加改编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