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页)

考生跟考官之间,中间留有两张长桌的空隙,像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她一坐下,六个人齐齐把目光投射过来,也不说话,就静静打量。

苏雪桢艰难吞咽了下,也不敢乱看,全身僵硬,心里直打鼓。

乖乖,难怪苏显国说面试的时候只要能流畅表达就不错,这场面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场面仿佛静止了,苏雪桢舔了下唇,心里正纳闷他们为什么不说话问自己问题,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该她先做自我介绍。

笨蛋啊。

苏雪桢抬起头直视正中央的考官,声音和缓,“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八号考生苏雪桢,1971年经推荐入学洪江医科大学学习了三年儿科,后来由国家分配到洪江市人民医院儿科工作,截止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年的儿科临床经验。”

“博约大学建校于1932年,儿科专业起步虽晚,如今已是国内儿科专业的翘楚,早在60年代对小儿普外科、新生儿外科泌尿外科等方面颇有建树,处在国内先进水平。”

一边说她一边也在看考官,正中间的考官,她看脸庞总觉得有点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眼神闪了闪,不再猜测,继续说下去:“我对小儿外科有浓厚的兴趣,这四年的医院学习也强化了我对这方面的认识,这期间让我收获良多,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有关儿科的知识还有所欠缺,渴望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这番话苏雪桢事先打过草稿,苏显国说过,整些花里胡哨的自我介绍标新立异没用,踏踏实实说就好。

说完她飞快扫了一眼在场老师的表情,发现表情跟刚刚她进来时也差不多,好歹没犯错。

郁德珉咳了声,没回答,直接翻了下面前的纸,拎了一道题出来,轻声问她:“苏雪桢同学,什么是生理性腹泻?”

苏雪桢本来还准备了回答家庭或者性格的答案,谁想到自我介绍过后就直接砸下来问题,还是道名词解释题。

她停顿了几秒,抬起头回答,“生理性腹泻常见于6月内幼儿,外观虚胖,伴有湿疹,即出生后不久就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呈稀糊状,但一般无别的症状,食欲良好,不影响身体发育。因为不是因为疾病引起的,随着宝宝年龄增长,添加辅食后会逐步改善。”

郁德珉给她打了下分,扫到一个问题又问:“小儿急性阑尾炎需要跟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梅克尔憩室炎、右侧肺炎或胸膜炎。”

苏雪桢想了下又赶紧补充,“卵巢囊肿蒂扭转,原发性腹膜炎以及急性坏死性肠炎等。”

郁德珉极浅地勾了下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

苏雪桢最怕遇到这种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只能把自己记得的说出来,“这个目前病因还比较复杂,尚且没有明确的说法,主流的观点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诱发的,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也有多数学者认为感染是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肠粘膜缺氧缺血以及喂养不当和药物都有可能导致。”

三个问题足够了,他问完以后,又有另外两个老师依次问了苏雪桢三个问题,难度大都类似,这时候过去帮凌玉荣搜集资料打下的基础让她几近完美回答出了所有的问题。

虽说有两个回答不够详细,但大体都切到了重点。

在这一道道问题的回答中,苏雪桢也逐渐找回了自信,游刃有余。

面试很快到了尾声,郁德珉翻了下她的初试成绩,饶有兴趣问道:“这次来参加复试的考生一共有六十七名,但我们院今年只招五个研究生,你知道自己在初试时排名多少吗?”

苏雪桢感觉他不会平白无故问这个问题,肯定是她初试名次要不很高,要不就正好卡在五六名的位置,当着一群大佬的面她也不可能大言不惭直接说自己考了前三,态度很谦虚,试探着问:“应该刚好能进前五?”

郁德珉哈哈大笑,一旁的乔学礼给她解答了疑惑,“苏同学,你初试拿了第一。”

苏雪桢压下内心的喜悦,微微一笑,以此在导师面前展现自己是个情绪非常稳定能静下心学习的形象。

郁德珉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不过总要专业对口,他又问:“未来你准备学哪个方向?”

苏雪桢越看他越眼熟,轻声回:“小儿外科。”

郁德珉点了下头,“我正好是这个方向,未来三年你愿意跟着我学习吗?”

这就录取了?苏雪桢有点懵,考场其他几个老师看她犹豫都恨不得替她答应,她毫不犹豫应下,老师也顺口喊上了,“我愿意!”

“谢谢老师。”

自家的研究生,郁德珉态度比刚才和蔼了不少,朝她挥挥手,“行,回去等通知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