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3/4页)

陶研新把手术方案说给他们听,“大概就是这样,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可以问我。”

孙河哪敢有疑问,“没问题,我们相信医生。”

陶研新没等到卢雨兰说话,看向她,喊了声:“飞扬妈妈?”

孙河看着一直沉默的妻子,心里越来越慌,抓住了她的手,“雨兰,医生喊你呢。”

卢雨兰反应过来,猛地抬起头,“不好意思,刚刚走神了。”

当着医生的面,她没说什么,直接问道:“手术什么时候能做?”

陶研新轻声回答:“看情况,最快明天上午。”

“行,麻烦了。”

卢雨兰站了起来,再转身时,她看了苏雪桢一眼,神色坚定。

离婚肯定是要离的,但不是现在,现在离了婚,她不敢保证依孙河的人品会不会承担儿子的医药费,就算要离婚也要等到儿子手术之后。

苏雪桢读懂了她眼神里的意思,心里大概也有了思量,等他们走了之后,她对陶研新说,“这次之后应该会离婚了。”

“手术之后再说吧,到时好处理一些。”

陶研新没急着报警的原因就是怕孙河这种人狗急跳墙,毕竟他连儿子都敢打,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报了警之后他会做什么事。再说孙飞扬现在还在病床上躺着呢,小孩子天生对爸爸有种维护感,突然得知父亲被警察抓走了,对他身心肯定是一个打击,到时身体恢复也会增加一层困难。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需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先牵引后复位,过程很疼,需局部麻醉。

麻醉生效后,陶研新手握住孙飞扬的前臂,慢慢将他的肘关节弯曲到九十度,通过持续的牵拉,来纠正骨折畸形。

牵拉只是第一步,最疼的复位还在后面,因为实在太疼,即使是在打了麻醉的情况下,痛感依然清晰,孙飞扬实在受不了,只能加□□醉剂量。

完成复位以后,需要再次拍摄X片来来确定已经完成了复位,看到 X光片后,陶研新松了一口气,吩咐苏雪桢给孙飞扬做石膏固定。

又过了两天,孙飞扬迎来了他的盆骨骨折整复手术,手术上午九点开始,一直到下午四点才结束。

手术总耗时七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快饿晕了,匆匆交代完术后注意事项,赶紧去食堂吃饭。

二十四小时以后,再次拍摄 X片来判断整复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可能需要二次调整。

陶研新经验丰富,整复手术非常成功,X片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等着孙飞扬的挑战还在继续,他要一个月以后才能下地行走,手术在他体内留下了钢针用来牵引,只有确定骨环没有移位才能拔除。

术后陶研新喊来卢雨兰问起她是否知道孙飞扬被家暴的事情,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也不再心软,当即打算报警,卢雨兰哭着拦住了他,说会离婚,给她两周调整下,到时再报警。

不然孙河被抓进去后,她很难支撑孙飞扬在医院的医药费,求他宽限下。

陶研新叹息一声,只能答应。

术后苏雪桢也一直在观察卢雨兰和孙河,担心孙河又对卢雨兰下手,好在卢雨兰从那以后几乎每天都待在医院陪儿子,基本没有回家的时间,连着几日的观察,她身上也没有什么异常的伤痕,孙河看样子是收敛了些,会在每天早上带饭过来,还把妻子和儿子的脏衣服带回去洗,下午下了班又带晚饭来,一副三好老公慈祥父亲的模样。

对这种人掉以轻心是最愚蠢的行为,苏雪桢依然没有放下心,不过临近月末,她在骨科轮转的时间快结束了,不禁有些着急。

九月一号是洪江市小学生开学的时间,开学前三天,平平安安所在的幼儿园给即将升入小学的学生举办了一场欢送会,庆祝这些孩子终于要迈向人生的新阶段。

欢送会当天,三个班的孩子按照年级大小从前往后坐,平平安安作为小班的孩子,坐在前面,六个人排成一排,乖巧坐着。

在小孩子眼里,这个红色大会堂可太大了,一眼仿佛看不到头,乌压压的全是人,难得碰到这么多孩子都聚集在一个地方,大家一坐下来就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平平安安都很兴奋,左看看右看看,安安指着台上的气球,跟柴可爱说,“这里有好多气球啊。”

柴可爱感觉自己去年好像参与过这活动,不过她现在想不起来了,“结束以后拿两个。”

高军亮参加过三届,非常熟悉流程,“结束后,老师会让我们拿的。”

园长唐敏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笑容满面走上台,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洪亮:“咱们洪江市公安局幼儿园自1957年建园以来,为洪江市公安局职工培养抚育了数千名警察子女,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送走一批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