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4/4页)

演示的也差不多了,苏雪桢询问他们的意见:“想不想学?想学的话咱们今天就买了回去。”

平平安安疯狂点头,“想学!”

苏雪桢又问:“学哪个?”

兄妹俩齐齐指向了葛光最先演示的琵琶,“那个。”

“琵琶有好几种琴头,店里现在只放了一把凤尾的,这里有图案,看你们想要哪个?”

葛光把一个书翻开,给他们看了下其他的琵琶琴头样式。

安安选了最开始他觉得奇怪的凤尾头,平平选了简单的如意头,加一起一共二十二块,苏雪桢付了钱,开始操心孩子们的教学,想着眼前的老师傅会有这么多乐器肯定有认识的琴手,说不定可以帮忙引荐一下,走过去问道:“师傅,我这个请求可能有点冒昧,想问一下你有没有认识的会琵琶的琴手,可以教他们弹琵琶。”

“实在是我们家里没有学这个的,一时也不好找老师。”

葛光看着眼前两个眼神灵动的孩子,犹豫了下,沉声道:“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教他们两个学琵琶。”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跟着我学,十五岁以前,每天都要练琴,一周最少来我这里三天,我不会去你们家教他们。”

苏雪桢跟岑柏平时都要上班,要考虑距离问题,她接着问:“在哪练?”

葛光跟她说了下地址,他又看向平平安安,“你们可要想好了,跟着我学绝对不会轻松。”

平平安安可是那种迎难而上的人,才不会怕这些,听他这么说感觉更有挑战性了,“我们才不怕困难。”

一直到十五岁啊,那时间跨度有点长,现在孩子小肯定要接送,到时摆在她跟岑柏面前又是一个新的难题。

苏雪桢感叹,送个孩子学乐器真不容易,不仅要花钱还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且平平安安再过两年就要小学了,还要考虑到小学到葛光家的距离。

毕竟两个孩子学同一种乐器,苏雪桢是想找能来他们家里教的老师,虽然贵点,但他们能省不少劲,不过规矩严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老师水平高,葛光又会这么多乐器,看得出是个很厉害的人,她不想给平平安安放弃这么好的老师。

苏雪桢想了想回答:“是这样的,我跟孩子爸都是职工,白天需要上班,加班也是常事,他们现在年龄又小,日常接送都需要人,可能没法现在就给你一个确定的答复,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下,明天给你答复好不好?”

葛光也理解,拿出纸给她写了一张联系方式,“可以,这是我的电话。”

“谢谢。”

苏雪桢把纸条放进包里,拎起两把琵琶,对孩子们说:“平平安安,还不快谢谢老师。”

兄妹俩异口同声:“谢谢老师!”

出了门,平平安安就想自己背琵琶,“我要自己拿。”

刚才在店里的时候葛光跟她说了这琵琶是用白木做的,很轻,适合儿童。

苏雪桢掂了一下重量,大概有六七斤重,感觉平平安安应该可以背,挨个给他们背到背上了,叮嘱道:“如果感觉太重了跟我说啊。”

平平安安说了声好,高兴地背着琵琶走到她前面,平平个头高一点,现在已经窜到115厘米了,背起来相对轻松,安安现在103厘米高,基本在碰地的边缘徘徊,这么多小的人儿背着快有他们身高高的琵琶走在路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六七斤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说也不算轻了,从乐器行一路背到医院大概有一千多米,苏雪桢本来以为他们中途会求她帮忙拿一下,没想到平平安安两个人一声不吭一直背到了张光香病房才把琵琶放下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