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页)

——

四月末,春意更甚,外面开始不断响起喧闹声。

秋秋天还没亮就被吵醒,怒气冲冲跑出去:“大早上这么吵,让不让人睡觉啊!”

她一跑出去,就瞪大眼睛,只见满街都是大红,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红灯笼,连最穷困的人家,也在大门贴上个大大的粗红纸的“喜”字。

街巷各家门户大敞,百姓们欢天喜地从家里跑出来,一张张面孔笑得合不拢嘴,扶老携幼,彼此招呼催促着热热闹闹向街头去。

秋秋看得微微张开嘴巴,她一头雾水,看身边一家人携扶着喜气洋洋往那边走,她连忙问:“大叔,这是怎么了,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那扶着老人的中年汉子抬起头,大着嗓门喊:“我们去领喜饼!”

“陛下要登基了,还要大婚了!”旁边路过一个红布包头的婶子牵着小女童紧赶慢赶,高兴说:“陛下下了圣旨,要大赦天下,免了今年半数的赋税,京兆府还大开粮仓,家家户户都能去领喜饼。”

“听说那喜饼都是甜白面做的!”旁边有人馋得不行:“甜白面做的,人人有份,一直发到大婚那日,从没见过这样的手笔…。”

“官府哪来那么多钱?”

“不是官府,官府哪来这多钱给咱发甜白面馍馍,是陛下给的!听说陛下把先帝的私库开了,里面的东西全拿出来,赐给京兆府,织造办夜以继日缝了上万个“喜”字贴,都分发到民间,要与民同乐,普天同庆…”

“陛下真喜欢皇后娘娘。”

“可不是!大婚与登基同一日,这是多大的荣宠。”

“好,好。”旁边已经古稀之年的老人杵着拐杖慢慢走,咧着缺牙的嘴乐起来,笑呵呵:“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喜事了。”

“这回去必定要日日夜夜为陛下和皇后娘娘祈福。”那头的老妇虔诚地合起苍老粗糙的手掌,喃喃咧咧:“观音娘娘啊,可得保佑陛下和娘娘,百年好合,寿与天齐……还得、还得早生个大胖小子!”

秋秋呆呆看着。

九公子…不,新帝,竟然这么爱重婷姐姐?

对街正有一队神策军策马过来,拉开长长一条大红布帛披在地上,又携着无数条叠着的红布,飒飒踏马向远处街市而去。

满城披红,真正的满城喜红。

秋秋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扭过头。

朝朝不知何时已经在门口,她没有走出来,只是站在门边,手扶着门沿,怔怔看着这景象。

秋秋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一酸。

“嗳…”秋秋讷讷,又不知道说什么:“别、别看了…”

朝朝看着那些喜气洋洋的百姓们,摇了摇头。

她坐下来,脑袋轻轻侧靠着门沿。

她久久看着这一幕,静静的,像在看一场美丽而不属于自己的梦。

京中家家户户发过喜饼,江南织造办献上的大红喜布铺过市坊每条街巷。

有东林士子共同献上唐太宗帝后游春图,帝命收之于大盈宝库,赐诸士子以重赏。

五月初,陛下赏赐万佛寺金玉万两,佛法百卷,为佛祖重塑金身,万佛寺住持与诸众僧侣拜谢圣恩,为未来帝后共同供奉起圣明功德灯,长明不息,为帝后祈福。

秋秋几乎被憋疯了。

她不知道怎么形容,她以前是暗暗有点喜欢九公子的,那样清雅高华又温和的郎君,而且还对衡明朝那么好,一心一意,十年如一日的专情,简直像戏文里写的,她羡慕极了,朝朝那个傻乎乎的家伙,怎么就运气这么好。

但一夜之间,天就变了。

九公子变成新帝了,他杀了秦王,要娶婷姐姐,还要让朝朝做妾。

秋秋完全不能理解,以前对朝朝好那么多年,说变心就变心了,现在要娶婷姐姐,下令让满城披红,又是大赦天下又是供功德灯,让全天下百姓人人都知道他有多爱婷姐姐,但偏偏还要让朝朝进宫,给他当贵妃。

秋秋甚至觉得他像疯魔了。

她忍啊忍,再忍不住,大婚前一个深夜,她悄悄跑来找朝朝:“要不我们跑吧,明天帝后大婚,肯定到处都乱糟糟的,你就说你肚子疼,让他们去请太医,趁着那些人分心,咱们出门抢了马就跑。”

天太晚了,朝朝只穿着中衣坐在床头,只有桌边一盏烛灯,昏黄的光晕微微映出她半张脸。

朝朝轻轻摇头:“我们可以跑,随时都能跑…”

“…但我们家怎么办?”朝朝轻声说:“我爹,你爹,还被关在宫里的肃大哥,满府的兄弟姐妹们,怎么办。”

秋秋说不出来。

“咱们家,已经不是原来的咱们家了。”她说:“秋秋,他现在是皇帝了,是天下的主人,我爹爹那副身体,我怎么能忍心再拖累家里。”

秋秋莫名喉头哽疼,她哭喊:“那怎么办,难道真要你去给他做贵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