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就计(第3/3页)

没出白殊所料,今年大部分百姓都选择了按契约交来棉花,刘家的作坊已经开始运转,往民间推广织机改良的事也在慢慢进行。

说完这个,刘继思拿出一幅图。

“那块功德碑你知道了吗?这是碑上刻的图。此图现下在两浙卖得极好,听闻不少人家都买回去供着,祈求明年还有丰收。”

白殊听得都稀奇,接过一看,正是碑文故事上描述的画面——脚踩祥云的白鹿叼着稻谷和棉花,一个穿红衣的人正伸手去接,另一个穿黑衣的人则手持三柱清香。

晚间,白殊将画拿给谢煐看,哭笑不得地道:“这个不会被记到史书上去吧。”

谢煐轻抚着画上的红衣人,目光温和:“地方志上必会有记载。”

小黑也跳上来看,还直言不讳地说:【这要传到后世,肯定会被拍成各种魔改影视剧。】

白殊已经放弃挣扎:【当下都能被百姓改成神话,以后嘛……反正我也看不见了。】

谢煐却是听得目光闪烁一下,不过白殊并未察觉。

朝廷上下都沉浸在江南丰收的喜悦当中,能察觉到北边就要遭遇危难的人并不多。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揽月关。

今日阴天,厚厚的云压在头上,不见丁点的日光。

一支没有竖旗的军队,正顶着刮脸的冷风,向那座雄关走去。

无论是长相、穿着,这支队伍都明显不是大煜人。

越往关隘靠近,道路便越窄,两旁高山的压迫感也越强。

主帅模样的人板着脸,只沉着地驭马而行。

他身后紧跟着好几骑,其中就有人忍不住抬头向山上张望,还嘀咕道:“大煜那小王不肯出关来迎,但愿不是陷阱……”

另一人撇嘴:“探子都探了五六回了,还被带进关里看过。”

不多时,队伍来到横于两山之间的雄关前方三十丈处,那边守关的大煜兵士的确没有丝毫动静。

主帅抬手:“挥旗,让他们开门。”

就有人套了一面绿边黄底旗,竖起来挥舞。

没过一会儿,城楼上也竖起几面旗挥舞。

大煜的旗不太讲究色彩,各军之间要靠图案或帅旗的字来区分。

主帅抬头看看,刚想下令继续前进,身后却有人发出惊呼。

“不对!那帅旗上写的不是‘范’,是‘薛’字!”

主帅猛然回头:“你没看错?”

那个认得大煜字的属下已经傻眼了:“不会错……可是薛家军怎么会在这?”

属下声音不小,听到他话音的部分士兵顿时哗然。北边草原上,谁会不知薛家军威名?

主帅心一沉——中计了!

他当即要下令回转,但为时已晚。

就在这时,两边山头上草木晃动,沉闷的号角声和鼓声在山谷间回响。

下一刻,箭雨、滚木、礌石就从山坡上恶狠狠地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