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番外 新朝(第2/3页)

官员们带着家眷,被领进御花园十福殿内,便是人人都眼前一亮——和五日前元日宴会时相比,今日十福殿全换上玻璃窗。

谢煐继位一月有余,思政殿与宣政殿已是全换上明亮的玻璃窗,自然引得群臣啧啧称奇,纷纷打听。

可惜,这玻璃作坊产量不高,得先满足了天子与摄政王的需求,之后才会对外接收订单,怎么也得过个半年。群臣日日上朝看着那玻璃眼热,此时见十福殿都装上了,不少人羡慕不已。

众人各自落座,茶水点心送上来,众人发现竟比上回元日宫宴时精致不少,不禁奇怪地询问。

宦官们都已得了交待,此时纷纷笑答道:“上回元日宫宴,那是从国库开销,对这些大型宫宴,户部都有定数。这回千秋宴,全是摄政王贴补,钱从内库走,能使得多些。便是今日的寻宝,宝贝也都是香露、香皂、老花目镜这些个,再有便是水泥订单与玻璃窗订单。”

由于谢煐节俭,再加上寻宝时间才一个多时辰,群臣原本已经不指望能寻到什么好东西。此时一听,前几样倒还罢了,有钱还能买到,可水泥与玻璃窗现在可还没得买,顿时又有些激动。

六部堂官聚在一处小声议论。

有人道:“这千秋宴竟是都走内库吗?”

有户部官员道:“内侍省的确未找户部要钱,原以为要留到年底结账呢……”

又有人道:“先前不是传说,陛下原本养着北边的伤兵,再加上东宫卫的用度,手里攒不下几个钱?”

立刻有人回他:“陛下或许没几个钱,但摄政王钱多啊。你想想他背后的刘家,刘家在青淄有座瑟瑟矿,是陛下和摄政王从那回来之后去开采的,必然和那两位有关系。加上江南的棉布买卖,这是摄政王一手推广,他哪能不占上一份。”

有人低声道:“我隐约听说,摄政王想办一座杂科的书院。难怪呢,这么赔钱的买卖他都有心思办,想来钱是真不少。”

有人看他们如此议论,忍不住嘲道:“摄政王有多少钱那是他和陛下的事,你们有什么好议论。只要陛下不想着从国库往内库划拉银钱,那对大煜就是好事!”

伪帝朝之时,国库可从来都没多少余粮,伪帝总是变着法子从国库要钱。尤其到了后期白泊权重之时,他一面给伪帝塞钱安抚,一面自己捞钱养兵,还花着国库的钱给自己收买人心。

谢煐继位后,查抄了伪帝一系子孙,抄出来的家财他一分没留,全划进国库。不仅如此,连伪帝留下的内库钱财,谢煐也全归进国库。就是白泊家里没抄出多少,也一视同仁地进国库。

由此,国库才一下充裕不少。是以,先前那几人听了这嘲讽话,都有些面色讪讪。

便有人打圆场换话题道:“听闻卫国公要致仕?”

有人识趣地接话:“卫国公戎马半生,到了现下这年纪,致仕荣养也是应当。先前该是临时顶着缺,帮陛下一把,如今朝局稳定,他便要退了。只不知会由谁来补上右仆射的缺。”

众人于是便议论起此事来,直到天子与摄政王驾临。

谢煐与白殊联袂而来。

白殊今日穿了件天青底绣竹的棉氅衣,衬得人尤为清俊出尘。谢煐还是平日里的黑色暗龙纹衣袍,两人腰间互换的龙凤佩依旧是那么清晰。不过,如今谢煐在常服之时都不再将头发全梳起,而是配合着白殊披发,只戴一顶小冠。

两人时常这般“衣冠不整”,还曾引得一些食古不化的顽固官员上书弹劾,但谢煐完全不予理睬。

此时两人在上首并排的两张椅子上坐下,谢煐叫了平身,等着看文武百官献寿礼。

冯万川一一唱着名,文官诗词字画,武官功夫拳脚,一时之间群臣都是各展所长。

只是,还有那些想着投天子所好的人,细细观察着,发现谢煐对这众多字画并无多大兴趣,好与不好都是同样的赞与赏赐。如此可知,天子的确为了扼杀送礼之风,才特意点了这种礼物,这些人也才歇了花钱寻人代作字画来讨好的心思。

献完寿礼,谢煐放群臣去寻宝,自己携白殊换去一处暖阁,招来亲近的亲朋好友们说说话。

卫国公作为长辈,方才在外殿只上了贺表,此时开心,又让冯万川拿来琵琶,即兴拨拨弹弹。

白殊让知雨取了两册书给张峤:“子山先前是不是说过,在找这两本书?前些日子我在宫里的藏书楼见到,让人抄了两本。”

张峤接过一看,如获至宝:“正是正是,哎呀,难为殿下记挂着。有了这两本书,臣的一甲可就稳了。”

那边葛西尔笑他:“明明能让陛下直接给你授官,你却偏下场受一回考试的累。”

张峤也不在意,笑着回道:“我也不想,可谁让官场就得看这些呢。要不是两榜进士出身,日后我给陛下办事都不好拉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