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节 战役背景(第2/2页)

然而与皇太极同级的三位贝勒,在一开始权利极大,四人一同主持朝政。这期间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人和皇太极矛盾极深,导致后者一直在试图铲除这二人,统一皇权。

这一次奉命守卫大军后路,其实就是皇太极给阿敏挖的大坑。

因为当初皇太极下令时,是要求阿敏守住这些城池,最次程度也要保住距离喜峰口最近的永平城,以便在明国内陆扎一根钉子进去,下次大军入关,就轻松多了。

然而这就是搞笑的:后金大军既然已经全部出关,留下阿敏的部众和一些心怀叵测的降人,怎么可能守城?

明军虽说野战不行,但是大军围城,打这种慢悠悠的城池攻防战,那八旗兵是肯定没胜算的。

于是一向桀骜不逊,专横跋扈的阿敏,毫不在意皇太极的脑残命令,在孙承宗率领各部同时攻来之时,大摇大摆撤兵出了冷口关。

然后阿敏回去就完蛋了——皇太极乘机利用此事,经议政王大臣会议,给阿敏砸了十六条大罪,其中就有“丢弃永平,残杀降民”“使恶名扬于天下”之罪。

这个罪名是很合理的。1630年的后金,其实和一鸦初期的英国人很像,虽说和汉人在打仗,但依旧处于一种小心试探的心态中。

皇太极这次入关,不但多次写信给明朝廷各种忽悠,还假惺惺地招降了多坐城池的官民,有点像本子当年侵华初期的做派……可惜八旗兵口袋里没装糖果。

所以屠永平城这一条,就成了阿敏头上的黑锅,最终导致他被圈禁而死,和他生父的下场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