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节 收线(八)(第3/5页)

当天的运输,外加几艘军用船在内,将大部分浮浪都运走了。

而符管教因为是单身狗,哪里需要哪里卧,于是就被留在了艰苦的渔船上看守俘虏。

就这样等了三天,五艘空船终于又来了。

看到一长串的空船,符有地有点纳闷:剩下需要装船的人,最多三四艘船就足够了,来五艘做什么。

很快,符管教就知道答案了:他需要和几个同僚搭一艘空船,去罗定接一船当地招来的土著工人回广州。

得,去就去吧,都是工作,不能挑肥拣瘦。

罗定州的位置,在肇庆和德庆之间,距离发船地并不远。也就是说,符有地上船后,其实只要一掉头,然后过江去对岸顺流一段就到了。

这次带队去罗定州的,还是老管教薛端正。而接人船最终停靠的码头位置,并不是罗定州府,而是岸边一处明显是新建的建筑群落。

下船后,符有地首先看到的,是熟悉的矮围墙,以及各种防火、努力搞生产的标语。

不用问符有地就知道,墙后一定是某种工坊。

果然,薛端正告诉他,这里的围墙后是一个小型工业园,里面是各种加工初级山货的工厂。

而符有地的目的地,并不在码头区。他要去的地方,叫做复兴寨,是码头区外的一处山寨。沿着一条水泥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符有地的目的地就到了。

此地驻守的士兵人数相当多。符有地目测,至少有一个连的正规兵,以及为数不少的保安。

进门后,看到规整的红砖建筑、红砖广场、岗楼、以及堆满了各种商品的袖珍商业街,符有地知道,这处复兴寨子,毫无疑问也是帅府修建的。

一行人亮明身份入寨,薛端正轻车熟路寻到了寨子广场旁的主任办公室。

看到薛管教进门,胖胖的复兴寨主任白元济迎了上来:“来了就好,老薛你先陪老哥喝几盅,待明天再说。”

于是,没过多久,蒙头转向的符有地,坐在了一处火坑边,烤着山货鹿肉,喝起了梅子酒。

喝酒的过程中,符有地问起了此地缘由,于是白主任开始讲古。

这一处罗定州的江边建筑群落,是专门为了招募周边的瑶、壮等少数民族而设置的。

两广等地,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处。这其中瑶、壮、畲等族,又占了两广地区大部分的少数名额。

罗定州位于两广边界,山多林茂,当地汉瑶杂处,历来就是瑶民发乱之地。

对于经常作乱的少数民族,古代官府其实并没有太多办法,无非是严厉镇压,外加严防死守。如此一来,双方世代仇杀,彼此永无宁日。

真实历史上,明末官府掌控力削弱时,广东地区的大小瑶乱就开始此起彼伏,牵制了明庭不少精力。

知道这一历史进程的穿越者,肯定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自登陆广州后的第二年,通过商贸和官府征召,就已经开始徐徐抽取本地瑶壮民的战争潜力了。

后来,为了让山民搞清楚“工作”是什么,大燕国甚至不惜投放资源,在几处瑶区边缘,修建了初级工厂群落,以便招募和转化对汉人不放心的“钟点工”。

这边白主任喝酒讲古,那边符管教已经埋头吃了一肚子烤肉。吃饱后,听主任讲的高兴,符有地不禁凑趣发问:“这策效果如何?”

“呵呵,你是没去新区的大厂里看过啊。”

不等白主任回答,一旁薛管教就笑着告诉符有地:“效果不好,咱们干嘛来了?”

“对呀。”符有地反应过来了:“想来是招了不少。”

白主任一旁拍着肚子,笑呵呵地补充:“呵呵,明日便是大集,看看能凑多少人头,你们都拉走。”

符有地这才知道,原来自从复兴寨建成后,周边地区的所有寨子,不论瑶汉,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这里举行大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便有零零散散的瑶民前来。再往后,三五个,抑或七八个为一伙的赶集队伍,纷纷从山间钻出来,背着大袋的山货,进入寨子。

山民来赶集,都是算好时间的,大多数人都会在早上到来。所以还没到中午,大集就已经进入了高潮。数量众多的山民先是将山货换成曹大头和钞票,然后去商业街购物。

符有地则是在广场这里,协助登记山民“入伙”事宜。

前来“入伙”的山民分为三种。

第一种:去山下打零工的。这种人以女人居多,年轻和年长的都有。

打零工没有什么限制,工资半月一结,临时工们正好在赶大集的时候,随前来接自己的家人一起回寨子。

第二种:职工。

职工就是愿意去新区“长期入伙”的那种,以中老年男人为多,当然,青壮也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