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8页)

她忙得很,才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平远郡王府是圣上特赐给聂峋的府邸,虽然都重新修整好了。

可偌大个郡王府,穆昭朝得熟悉啊!

还有许多细节要一一增添完善。

虽然不与长辈同住,整个郡王府就只有她和聂峋两个主子,但府邸有这么大,下人就得有那么多,这些人总要一一安排好,穆昭朝还要清理她手中的那些‘嫁妆’,还有成婚时收的贺礼。

更别说,庄子现在正值夏花花期,还有瓜果上市,虽然桃枝已经完全能上手,但有些事情,还是要同她汇报。

一桩桩一件件,她可是一刻都没闲着。

还有就是,她私下里还要抓紧屯粮筹粮,预备应对几个月后的天灾。

她不是神,只是个普通的肉体凡胎,并没有自负地觉得自己能普度众生,但能做多少做多少。

聂峋还给她寻回了土豆作为新婚的礼物,她还要安排土豆的种植培育。

有时候聂峋下了职回家,发现阿棠都还在忙,有时候还要忙到深夜。

好几次都是被她强制抱回床上,强制她休息。

这种状态一直到立秋。

天下大旱,多个省份颗粒无收。

民间开始流言纷传,说是平远郡王夫妇来自民间,本就是低贱之人,乍然富贵,德不配位,被上天惩罚,连累天下百姓遭殃。

流言十分荒谬,但越是荒谬就越是流传得广,更不用说流言本就是被两人大婚刺激到的聂峘借助母妃和外祖家最后的力量而殊死一搏,故意为之。

这流言朝中并无人当真,但无奈饿肚子流离失所的百姓信了。

八月初二,钦天监占卜,礼部筹备,皇上前往呈祥寺,为天下苍生向上天求一场甘霖。

因着宁王还在闭门思过,便由御王和宸王随行伴驾。

呈祥寺位于西山城郊,一趟出行少则三日,多则五日。

为表诚心,行程安排的是五日。

聂峋则是留在京城,负责京城守防。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每日都有人来报皇上的行程,京城也一片祥和,都在等着一场大雨的来临。

然而甘霖还未至,大长公主突然进宫,同皇后商议,皇上在前朝为国事担忧,她们也当为皇上分忧,便由皇后娘娘下懿旨,召命妇进京,一同诵经祈福。

穆昭朝对这种事并没有特别大的意愿,再加上觉得大长公主此举甚是诡异,原本不太想去。但她到底刚成婚,又是郡王妃,倒不好缺席,最后也只能进宫,但在换好衣服准备出府时,被匆匆赶过来的莫青盏拦住,说是聂峋收到了长公主的消息,京中有变,让她先出去躲一躲。

备好的马车,到底还是坐上了,但穆昭朝没有进宫,而是直奔城门。

穆昭朝一行人刚出城,城门便缓缓关上。

大白天关城门,穆昭朝心头顿时一沉。

她本能地想要下马车,趁城门还没关紧,回城去,却被莫青盏及时拦住。

“王妃安然无恙,殿下方能无后顾之忧!”

穆昭朝担心聂峋担心的要命,但也知道莫青盏说的是实话。

她留下,只会拖聂峋后腿。

她不在,若实在没有法子的紧急时刻,聂峋的武功造诣,保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时间紧急,若被大长公主知道和宁王知道她已经出城,怕是会派人来拿她,她不能给聂峋添乱。

最后看了一眼只剩一条缝的城门,穆昭朝这才咬牙收回视线:“走。”

千算万算,没想到大长公主居然会联合宁王造反,这是原书中没有的剧情,但她已经提前隐晦地提及过宁王和宸王之争,聂峋早有准备,这次应该能安然度过……

马车出了城就往南走,同早就准备接应的人汇合后,又掉头往东,在一片密林绕了一大圈后,最后安置在了落霞山后山的一处农家小院。

当天下午,本该和皇后一起诵经祈福的大长公主,突然带着宁王出现在百官面前,当着满朝文武宣读圣旨,直言皇上已被逆臣宸王囚禁,侍卫冒死送出一道陛下的旨意,传位于宁王殿下。

满朝哗然。

原本的宁王一党自然当即跪拜新君,大呼万岁。

但其他人,并不认这道圣旨。

利益相关的宸王一党,最先对这道圣旨提出质疑。

紧接着就是保皇派的合理询问。

碍着大长公主的威望,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保皇派初初的言论还算温和。

但宸王一党可就不一样了,大长公主宣的圣旨里,可是直接就把他们打成了叛臣乱党,那是要杀头抄家的!

他们直接就喝出了真相,大长公主和宁王才是乱臣贼子!

趁着皇上出宫,假传圣旨,还反诬宸王殿下,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旁人或许不清楚,但宸王一党可太清楚了,他们拥立的宸王殿下,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造反,造反的根本就是宁王和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