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前夫(第3/3页)

赵承延喉结滚动,加重语气道:“他们说袁五郎半夜爬崔宅后墙,不慎被宿在崔家的太子逮着了,震怒之下挑断了袁五郎的腿筋,还是被巡防的人送回的西伯侯府。”

听到这话,薛嬷嬷失措地瞪大眼睛,脸色变了。

赵承延:“起初我不信,但传成这般,估计并非空穴来风。”

薛嬷嬷连连摆手,“这不可能!太子与郎君可是侄儿的关系,那崔氏与你也曾是夫妻,就是他的前婶婶了,他俩要是厮混到了一块儿,岂不是故意给郎君找不痛快吗?”

赵承延也道:“所以我才不信,崔氏再怎么荒唐,也不至于去勾搭太子,给她十个胆子都不敢,她行事稳重,断不会拿崔家的前程去糊弄。

“再说回太子,虽然心机深沉,但声誉极佳,满朝文武都知他品行高洁,哪怕位高权重,也不从拈花惹草。

“这般重声誉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去找崔氏玩弄,且她还与我这个四皇叔有过一段婚姻,闹将起来,宫里头的圣人要把脸往哪里搁?”

这话很有一番道理,故而薛嬷嬷道:“郎君所言极是,这中间定有误会,那崔家在京中有头有脸,断然不会放纵崔氏闯出这般大的祸来。”

赵承延点头,“倘若崔氏未曾出阁,仗着身家和才貌倒是能搏一搏东宫的前程,可是她已经嫁过人,且无生育,年纪又比太子大许多。她脾性孤高自傲,连我的一个外室都容忍不下,又岂会容忍以后的后宫佳丽?”

薛嬷嬷皱眉道:“她应不会这般行事。”

赵承延的困惑完全压过了懊恼,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道:“你说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怎么就被袁五郎给撞破了?”

薛嬷嬷想了想道:“郎君不妨仔细回忆想想,在你二人没有和离前,可曾有苗头?”

听她提醒,赵承延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他仔细把往日的点点滴滴过了一遍,并未发现异常。

“往日太子与崔氏从未有过接触,就算有见面,也有他人在场。”顿了顿,“他们唯一有过接触的就是春日宴上崔氏与我斗气,太子组队击鞠,但那次也是诸多人在场,二人根本就不曾私见过。”

“如此说来,往日是没有苗头的。”

“我没发现。”

薛嬷嬷又问:“和离之后呢,你二人可曾见过?”

赵承延道:“有,中秋家宴曾见过,当时崔氏同我有说有笑,看不出什么来。”

薛嬷嬷皱眉,半信半疑道:“郎君与崔氏七年婚姻,最后却因为一个外室和离了,崔氏心里头多半是不痛快的。”

赵承延闭嘴不语。

薛嬷嬷揣测道:“难不成是她恼恨郎君,这才故意干出混账事气你?”

赵承延愣住。

薛嬷嬷:“倘若她与太子厮混是真,总是有缘故的,老奴实在想不出合理的原因来,唯有她生了报复的心思,才会干这样的事,若不然无法解释她这般做的动机。”

这话委实叫赵承延心情复杂,“她应不至于这般。”

薛嬷嬷正色道:“郎君不懂女郎的心思。”又道,“你好歹是亲王,品衔在京中算得上顶尖儿的了,她离开了庆王府,到哪里再找像郎君这般的身家?”

赵承延沉默不语。

薛嬷嬷继续道:“她脾性好强孤傲,若想压你一头,多半在皇室宗族的圈子里寻。那太子虽然高洁,但到底没怎么碰过女人,她若真要使些手段,太子不一定招架得住,毕竟是毛头小子,再老气横秋,也是小子。”

这番说辞令赵承延懊恼,“若真是这般,也委实过分。”

薛嬷嬷:“不管是何种原因,崔氏与太子厮混在一起,着实不妥,你这四皇叔还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好端端的呢,结果搞了这一出,谁受得住?”

赵承延脸□□:“我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亲自去问问那崔氏,到底是几个意思。”

薛嬷嬷:“确实该问。”

于是次日赵承延先命人查传闻是否属实,原本想回避太子,哪曾想还是在御史台的衙门撞上了。

当时的气氛有些微妙,赵玥脸皮贼厚,跟往日那般同庆王打招呼,一点都瞧不出异常来。

赵承延同他行礼,见着这个侄儿心情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