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你所谓更重要的活就是……(第2/3页)

“从前他们有故吏,凡受推举保荐者皆承私恩,奉命于皇族,名为国臣,实为家臣。而现在,我们已打破这种局面。

“如今,我们又要修《氏族志》。不说出台后影响几何,单就这个举措本身已经说明我们的态度。我们不容世家占据主流地位,我们要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我们很明确在一步步打压世家。世家啊……”

呵。

李承乾轻笑:“他们急了。这说明我们这些年做得很好,让他们感受到巨大恐慌。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赶在我们之前把书弄出来?除了想抢先一步,占据先机之外,是不是还有另一层考量?

“书是皇家主持,是朝廷官方刊印。若等书面市,他们再出个《氏族录》,将排名颠覆,便是公然驳斥皇家,与皇家打擂台。而倘若在此之前出书,他们可以装作不知道我们也在修书,装作不知道我们的意图排名。

“这种做法是对我们的反击,却也是对我们的忌惮,说明他们不敢全然违逆皇家。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确实如此。

李世民瞄了他一眼:“你倒是说得头头是道。”

李承乾扬眉:“那是当然。”

李世民勾唇:“既然这样,想来对于此事你已有主意,那便交给你了。”

李承乾:!!!

喂,不是。我只是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没说要接活!

“我刚忙完春种呢!”

“忙完了?那不正好?”

李承乾:……你就看不得我闲着是吧。还让不让人歇会儿了,每年春种有多累你不知道吗?你还是人吗!

刚想拒绝,就听李世民又道:“你当年说崇文馆诸人都是朝廷培养的栋梁之材。既是栋梁,如今也大都十多岁了,总该试试他们的本事,检验一下这几年教学的成果。

“再有当年的话本与现今的说书,便是打崇文馆开始兴起,由崇文馆一手推广的。你将此道传播出去,还严格把关众人的话本质量,甚至自己出手写了两本,应该不只是想给自己找个乐子。”

李承乾撇撇嘴,想了想,将《氏族录》揣在手里:“行,给他们练练手也成。”

回到东宫,李承乾就紧急将身边人召过来组织开会。由李恪负责记录,李泰负责补充。其余成员包括长孙冲、程处默、杜构、杜荷、房遗直等,皆是李承乾近年来玩得较为亲近者。

众人看着眼前的《氏族录》有点懵逼。

长孙冲蹙眉:“朝廷所撰《氏族志》不能出世于此录之后。”

李承乾点头:“我问过了。我们第一册 也可以整理弄出来,即便无法赶在世家之前,但绝对能与他们同时刊印发放,绝不会落后。”

这便好。

李承乾手指敲了敲桌案:“两书同出是理所应当,但这不是解决之道,我们还得加把火。现在长安说书正火,不论文人还是百姓,不论高士还是庶寒,都喜欢去听。况且说书一道已然不只存于长安了。”

在座都是聪明人,闻弦音知雅意:“殿下的意思是从话本与说书入手?”

“嗯。世家枝叶繁茂,总会出几个不孝子弟。况且世家势大,又自视甚高,即便有些人正直中和,也难免会有仗势欺民之辈。你们想办法多做调查,找几件比较典型的事情,以此为蓝本撰写。”

长孙冲言道:“就如《女将军》一般?”

李承乾肯定:“如《女将军》一般。”

《女将军》即便虚化了朝代背景,还夹带了不少私货,但仍可看出那是平阳昭公主。李承乾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让人能瞬间门联想到原型的结果。

李承乾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一圈,于杜荷身上停留半秒,于房遗直身上停留一秒,转瞬移开:“谁负责调查,谁负责拟定大纲,谁负责填充剧情,谁负责发印传播,你们自己商量一下。”

说完李承乾起身离去,李恪李泰懵了会儿,赶紧追上:“大哥。”

李承乾停下脚步吩咐:“你们回去,此事由你们把控全局。”

李恪李泰同时一愣:“我们?”

“对,就是你们,有问题吗?这种事咱也不是第一回 干了。《女将军》那会儿不是挺顺利的吗。你们都瞧过一遍了,难道还不会?”

李恪李泰摇头:“我们懂。”

李承乾拍拍手:“这不就结了,我跟你们说,你们也没比我小多少,该学着独立了,别总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李恪李泰:……

李恪犹豫了下,问道:“大哥,房遗直生母出自范阳卢氏,杜构杜荷有位堂姑嫁的荥阳郑氏。”

“所以就看他们怎么选了。”

李恪微愣,转瞬明白:“大哥是故意跳出来,将此事交由我与四弟负责,便是想看他们会怎么做?”

李承乾眨眨眼不说话。

李恪仍有担忧:“大哥便不怕他们会毁了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