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4页)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杨侑与闵崇文:“太医署确实并非无能之辈,但你们忘了一点。彼时大唐建国不过一年,许多宫内宫外的设施与人员都承袭沿用隋制。可太医署不同,他们掌控皇家疾病生死,不能等闲视之。

“所以在父亲登基之后,我们着手将太医署清理了一遍,上上下下处置了不少人。再有那一年皇家喜事不断。李恪出生之年,亦是承乾,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并李承道出生之年。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母几乎先后有孕,间隔时间并不远。”

话说到这个地步,闵崇文已然明白了。当年李渊为帝,元字辈都是皇子,其中李元亨李元方还是宠妃所出;李承乾是秦王嫡长;李承道生母是东宫太子李建成的良娣,非但家世不低,更受李建成宠爱。

所以算一算,这期间所有怀孕的人里,唯有杨妘这个秦王的庶妃最不受重视。

太医署去除了一部分人,偏偏这期间还孕事扎堆,自然会出现人手不够用的情况。想出头的想巴结的都去照顾更重要的人,派去负责杨妘的也就只能是次一等了。

李世民一叹:“杨妘求的只是平安富贵,余生无忧,并不想去抢谁的风头,因此自怀孕后一直很低调,从不掐尖要强。她知道太医署的人忙不过来,便自己指了里头一个不怎么显眼的。

“这人姓刘,在太医署医术不算突出,却也算过得去。自他被派给杨妘后,一直勤勤恳恳,非常负责。杨妘对他也很满意。若没别的突发情况,面对寻常孕期诊治,他的医术绝对够用了。”

杨侑死死抓着闵崇文的手臂,整个人几乎倒在他身上,借助他的力道勉强站稳:“你是想说,原因全在这位刘医官?”

李世民没答,抬眸看向他:“这位刘医官前几年致仕归乡。他的老家在并州,朕此前便派人前往寻找,却发现他搬过家,因此费了些工夫。”

李承乾一顿,突然反应过来,急忙挽住李世民的胳膊:“阿耶,是不是并州的人回来了,他们找到刘医官了?”

“对。”李世民轻笑,朝左右使了个眼色。

地牢门扉又开,一位老者弓着身子进来,跪地行礼,在李世民的示意下说起原委:“双胎早期一般不能被人查出,能诊出的几乎都在中后期。杨妃月份渐大之时微臣确实曾发现杨妃隐有双胎之相。”

李承乾蹙眉:“我看过杨妃的脉案,既然有双胎之相,脉案上为何没写。”

刘医官将头更低了两分:“微臣能力不足,不敢确定,只是有些许怀疑。微臣曾试探着问过杨妃,可想过这胎是男是女,杨妃言男女都好。微臣又问,世人都当双胎为祥照,可希望自己得生双龙或龙凤。杨妃摇头说她只盼能有一个就够了。

“微臣听得出来她担心什么。彼时圣人仅是秦王,东宫另有其人。更何况宫中怀孕者众,无一人怀上双胎。若微臣将这点写入脉案,杨妃必受万众瞩目。但其他人可不愿意风光被别人抢走。

“微臣知道这对杨妃来说并不是好事,而且也非杨妃所愿。微臣……微臣也有自己的心思,怕自己断错。一旦白纸黑字写上去,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发现不是双胎,微臣难逃其责。微臣想着不如谨慎一点,再看看。

“微臣琢磨着最多只需再有一月,等孩子再大些,波动再大些,微臣就能诊清楚了,到时候再提也不迟。可后来……后来酅国公病重。太上皇调了太医署许多医官前去诊治。

“因彼时杨妃的脉相一直很平稳,脉案也没问题,并不要紧,无需微臣时刻照看,便将微臣也调了去。

“等微臣再度回来太医署,便听闻杨妃前往寺院为酅国公祈福,更听说杨妃在寺院早产,诞下一个男婴,母子平安。微臣也就以为确实是自己断错了,还庆幸了许久自己没有贸然说出来。”

闵崇文怒斥:“你能力不足,无法确定,太医署自有能确定的人,为何不请旁人来诊?”

“这……请旁人来诊不就等于把此事告诉对方吗?这与写入脉案的区别也不大了,必定会引来许多目光。那时……那时太医署清理了不少人,被清出去的下场都不算好。微臣不敢,即便微臣与他们的情况不同,但也难免有人借题发挥。

“别看太医署衙门不大,里头竞争可不小,微臣在太医署任职多年,亦是有一二不和者的。倘若被他们得知,就等于被他们抓住把柄,必不会轻易放过微臣。

“他们一定会将微臣的失误夸大,将微臣打成庸医,从而致使微臣被逐出去。微臣很需要这份官职,也很需要这份俸禄。所以……微臣有罪,微臣该死。”

刘医官磕头求饶,李世民挥挥手,让人将他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