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页)

曲筝摇头,大夫人来并不是为了药丸,不过是个可怜的女人,被丈夫教唆来打前战罢了。

下一步就该让她接管镇国公府欠的大窟窿了。

*

送走大伯母,曲筝心情没受影响,继续和绣杏去采菊花。

时值晚秋,几场霜打下来,菊园只剩残花败枝,绣杏一脸懊丧,“早知道提前几日来了。”

曲筝说,“再找找,说不定还有完好的花朵。”

“我的菊花开的正好,三嫂如果需要,我送你一篮。”身后传来一道女声,曲筝回头,看到谢绾不知何时站在身后。

曲筝这才想起,谢绾爱菊傲霜的气节,专门搭了花棚种菊花。

微微一笑,她也不客气,“好啊。”

谢绾脸上明显释然,松快道,“我稍后让人送到听雪堂。”

曲筝颔首,“谢谢伯英妹妹。”

伯英是她的字,谢衍起的。

谢绾嘴角微微弯起,屈膝告辞,走了两步又转回来,有点不好意思,“方才送过来的松花饼扔了别吃,我再给你做新鲜的菊花酥饼。”

曲筝意会,眼睛眯成月牙,说“好”。

她本来还奇怪谢绾一双巧手怎么做那么难看的松花饼,现在看来应是不满父母强迫,故意做坏,因母亲得了药丸,又特地跑来提醒她不要吃。

有才能还知恩图报,比谢家男子好多了。

晚间的时候,谢绾亲自送过来一篮子新鲜的菊花以及两屉菊花酥饼,皮酥馅香,正好当夜宵。

礼尚往来,曲筝回赠了她几碟江南美食。

谢绾瞧着四处无人,悄悄同曲筝道,“你别怪我之前给你送坏的松花饼,我不是对你不满,而是不满父亲打你们三房的主意。”

曲筝点头,“我信你。”

谢绾和谢大爷完全不是一路人,某种程度上,谢绾更像谢衍,镇国公府败落后,没有沉沦在过往的浮华里一蹶不振,而是隐藏野心,充实自身,直到抓住机会成为人上人。

女子之间的惺惺相惜很微妙,谢绾的心事平日连母亲都不告诉,今日却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我看不起父亲和二叔,长公主出事的时候,他们是谢家的成年男子,理应站出来保护镇国公府,可他们是怎么做的?”

她苦笑,“他们打开荣在堂的大门,任由平叛军将三房所有的东西焚毁殆尽,那可是长公主一手建立起来的家啊,承载了三哥哥儿时所有的快乐,就是因为他们胆小怕事,什么都没了,就剩私库里几样遗物。”

曲筝有点不明白,“长公主当年出了什么事?”

她只听说长公主打了败仗战死在边关,而谢绾口中的平叛军是怎么回事?

谢绾喟叹一声,“大长公主当年跟北戎勾结,意欲在边关自立为王。”

曲筝震惊。

见她不相信,谢绾重重的点头,“这件事当年被陛下压下来了,朝中只有当事的几个人知道真相,但是不管如何,长公主毕竟是三哥哥的母亲,父亲和二叔不该为了自保,给那些贪婪的平叛军开门。”

“三哥哥当年只有八岁,看着被洗劫一空的荣在堂,拳头捏出了血都没有掉一滴泪,他当时就走到族人面前,小小的年纪大声告诉众人,陛下若因母亲降罪镇国公府,他一人承担,但谢家的事,从今以后也与他们三房无关了。”

曲筝的震惊一波接一波,这些事,上一世谢衍从来没和她讲过,他们在一起五年,像两个世界的人。

现在她似乎有一点理解他的不近人情,还有上一世得知她为谢家还债后眼里的寒冰。

但是,这一切都跟她无关了,心再冷的人总有柔软的地方留给爱着的人,而这个人不是她。

也许找回陆秋云,抚平他过往的伤痛,他大人大量,痛痛快快的放她和曲家撤回江南,就是最好的结果。

*

谢绾走后,绣杏把菊花酥饼装盘,织桃烫了扁桃杏仁茶,陪曲筝吃夜宵。

花妈妈年事大,不跟她们吃,找来一个竹编簸箕放在大桌案上,菊花倒进去摊开,开始摘枯枝杂叶。

过了不大一会,院子里传来脚步声,花妈妈出去看,是谢衍回来了。

花妈妈忙不迭的将姑爷迎进来,指指里间的炕榻,“少夫人在里面。”

谢衍点点头,目光停留在摊开的菊花上,这个时节很少能见到如此新鲜的菊花。

花妈妈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旋即就明白了,主动回话,“这菊花是二小姐送给少夫人的,一并还送了菊花酥饼,姑爷也进去尝尝吧。”

谢衍惊奇,谢绾平时把她的菊花当宝贝,别说摘了,看都不舍得给别人看,对这个没见几面的三嫂倒是慷慨。

好像她总有一种让身边人不知不觉喜欢上的能力。

踏进里间,一眼就看到曲筝盘腿坐在一张石榴红的锦褥上,手里端着一个青花瓷盖碗,用嘴轻轻的吹去浮沫,暖黄的烛光打在她的脸上,照的一身雪肌莹白透亮,唇上一层细软的绒毛,挂着几粒酥饼碎渣,令人忍不住想伸手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