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页)

谢衍摇头,“远没到那个地步,中公欠钱虽多,谢家百年祖业,即便被陛下封锁十年,也不至于还不起,不过是大房二房只进不出惯了,掏空了中公,还妄想找旁人替他们还账。”

曲筝终于明白谢衍所谓“割肉”的意思,镇国公府账上虽然没有银子,名下也没有封地,可是祖辈几代置下的产业可不少,京城的别院、乡下的庄子、南山的温泉、还有几处闲置的铺面,这些大多在大房二房名下,关键时刻卖了就是一大笔银子。

她放下心来。

谢衍见她面上总算有了血色,嘴角忍不住勾了勾,好言相劝,“你要放下助人的情结,不要掺和镇国公府的事,人的贪婪是没有尽头的,要想回头只能靠他们自渡。”

曲筝两辈子第一次听谢衍讲大道理,一时分不清他是太清醒还是太冷血。

顿了顿,谢衍又道,“寿禧堂的事,谢绾是不是和你说了?”

车外隐约传来嘈杂的人声,马车突然停下,曲筝正在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

谢衍望了她一眼,不急不徐道,“中公那边让他们自己挖骨疗伤,你只需要管好三房的私账即可。”

说着将一把明晃晃的黄铜钥匙放在曲筝面前的小桌上,而后起身下了马车。

曲筝认识,那是三房私库的钥匙。

*

曲筝紧跟着走出车厢,眼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上面扎着一圈一圈的帐篷,一队队身披银甲的侍卫拿着火把,把黑夜照成了白天。

这就是谢衍出公差的地方?

旁边也停着几辆马车,下来的有男有女,看行头,非官即贵。

谢衍正和人说话,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看曲筝出了车厢,伸出手臂给她。

绣杏不在身边,曲筝正愁怎么下车,看到谢衍骨节分明的大手,略一踌躇,软绵绵的握上去,借力下了马车。

谢衍收回手,又转过身去继续和刚才那人说话。

曲筝听话音,对方好像是谢衍御史台的同僚。

片刻之后,最前头的马车上走过来一对中年夫妻,男人一脸官相,远远的就热情道,“飞卿,你不是说不带夫人么?”

一旁的妻子嗔道,“我就说陛下难得邀臣子携家眷秋猎,小公爷哪里舍得不带着新婚娘子,你还不信。”

曲筝这才明白,原来谢衍所谓的外差就是陪皇帝到九华山秋猎。

而这两位,不出意外应该是谢衍的上峰。

果然见谢衍冲二人谦谦一礼,“微臣见过蒋大人,蒋夫人。”曲筝也跟着福了福身子。

蒋夫人是个开朗的性子,跟着福身回礼,调笑道,“那民妇也见过小公爷,少夫人。”

在衙署谢衍是下属,在这皇家猎场他可是皇帝的亲侄子,超品公爷,蒋夫人拜的不亏。

一个善意的玩笑立刻消除曲筝的陌生感,蒋大人和谢衍聊公事的时候,她已经跟着蒋夫人认识了不少随行官眷。

时候不早了,明日还要开山狩猎,大家互相认识后浅聊了几句,就各自回帐。

中间最大的那个帐篷是皇帐,紧挨着皇帐的四个帐内分别住着公主和顺安帝的心腹,谢衍的帐篷就在其中。

进到里面,空间挺大,就是只有一个窄窄的小床,服侍的内侍愧疚道,“出发前公爷报一人出行,内务就准备了单人床。”

“没关系,这不怪你。”曲筝不甚在意的笑笑,谢衍本来就没打算带她。

那小内侍松了一口气,自以为聪明的接了一句,“九华山比京城冷,小床挤着更暖和呢。”

谢衍正好低头走进来,蹙眉对那内侍冷冷道,“你以后在帐外服侍,不许踏进帐内一步。”

小内侍恨不能咬舌自尽,谢罪后退了出去。

曲筝虽然有点同情说错话的小内侍,可更愁夜里怎么睡,这么小的床,要躺两个人,非得紧紧贴在一起才行,可从小内侍的遭遇来看,谢衍比她还排斥这个睡法。

脚下都是草地,又值深秋,睡地下更不可能。

她站在床边有点犯难,眉头深深的拧在一起。

谢衍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走过来,安慰道,“别担心。”

说完,他弯腰拉开她的鸭绒褥子铺在下面,上面用鹅绒被子严严实实的盖好,拿了两个引枕塞进去,留出外面一大半的位置,指着道,“你一个人睡这里。”

曲筝对他这番操作很是疑惑,问,“那你睡哪?”

“我不睡,夜里有事要办。”谢衍指指里面凸起的引枕,正儿八经道,“还要麻烦夫人帮我打个掩护。”

曲筝眼中一悚。

突然想起,上一世也是这个时候,谢衍趁着群臣陪皇帝在九华山狩猎,收集多位大臣贪腐的证据,朝中一大批人因此入狱。

后来虽然他被陛下嘉奖,官升两级,在这期间却受了重伤,人抬回府的时候,身上没有一处囫囵皮肉,昏迷了五日才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