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页)

*

谢衍连着两日住在衙署,没有回府。

曲筝有点担心和离书怎么样了。

不过,谢衍都答应了,这事还能跑了不成,权且再等两天吧。

午后,曲筝收到一张公主府的请柬,邀请她参加明日的腊八节茶话会。

清乐公主还贴心的让传话的内监告诉她,茶话会只请了女眷,没有男子,大家可以装扮好看一些。

第二日一早,曲筝把小厨房细细熬了一夜的腊八粥给祖母以及各房都送了一份,剩下的装到木屉里,送去曲府。

这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来到公主府。

宴会来的人很多,大多秋猎那日都见过,俱都精心装扮,妍丽非常。

但曲筝无疑是最亮眼的那一个,清乐公主隔着老远就看见她了,忙叫人把她带到自己这边。

而另一边,勤政殿里,顺安帝和官员们商议完政事,以手支头,没有散朝的意思。

皇帝不说走,没人敢走。

眉头不展的思索半晌,他忽然抬头问,“今日是什么节庆?朕怎么记得昨日清乐到宫里找朕又是要人,又是要物,说庆祝什么。”

御史大夫蒋大人回答,“今日是腊八节,公主在府里举办腊八茶话会。”

蒋夫人也被邀请了,所以他知道。

顺安帝眼睛一亮,脸上有了笑意,“丽妃这两日正同朕闹脾气,听闻公主府内园景不错,众爱卿随我陪丽妃一起过去热闹热闹怎样?”

这些近臣都知道,丽妃晋升贵妃的诏书又被皇后压下来了,顺安帝为了让她消气,可没少花心思,此时无不捧场说好。

顺安帝随口问了谢衍一句,“你去不去?”

谢衍眸光一闪,没有犹豫,“去。”

顺安帝吃惊,他这个外甥以前从不参加这种茶会宴席,今日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清乐公主听说父皇要来,很不乐意,可是圣命难违,只好携众人到进门的甬道上迎接圣驾。

皇帝带着众臣子走过来的时候,曲筝的目光不自觉就被丽妃吸引,不愧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明艳又娇媚,顶顶好看的长相。

不过这皇帝专宠,还有别的缘由,后宫虽有佳丽三千,只有丽妃怀过孕,虽然后来孩子没保住,对顺安帝来说,至少是个盼头。

曲筝多看了丽妃两眼,才移开视线,然后就看到了谢衍。

两人的视线不约而同的在空中轻轻一撞,曲筝一望即瞥开,而谢衍没有。

她今日在人群里很显眼,里面穿了件烟粉色交领百褶长裙,外罩藕荷色凌霄纱洒金半臂,发髻也梳成少女式,两鬓的头发骨编至头顶,挽成仙女髻,额前吊一串海螺珠额饰,后面缀两根飘逸的发带。

清雅又不失妩媚的装扮,和初见时一般。

甬道狭窄,人又都挤在一起,两人都没有走向对方的意思,面无表情的交换了一个眼神,就错开了。

清乐公主本以为就父皇和丽妃过来,没想到还来了一大堆臣子,气愤不已,她好好的茶话会,被毁了。

她把正殿留给皇帝,自己带着曲筝和几个要好的手帕交去偏阁玩。

偏阁清净,几个人玩的倒也自得其乐。

因为是私宴,正殿里,气氛比较随意,且顺安帝全副精力都在哄丽妃,臣子们各自坐在一起,喝粥、品茶,赏景好不惬意。

蒋夫人过来找丈夫,见谢衍孤零零坐着,问,“少夫人没有过来?”

谢衍目光投向偏阁,“她在陪公主。”

蒋夫人笑笑,“还是你眼睛好。”

打完招呼,夫妻二人一人端着一碗腊八粥,找了个单独的席子坐下来对食。

没媳妇的张御史唉声叹气,“还是有夫人好。”

谢衍正默默喝茶,眉心一蹙,觉得这个张御史今天聒噪的厉害,离席走了出去。

张御史无辜,他就说了一句话,怎么就惹得谢大人不高兴了?

天色已黑,头顶撒着几颗银星星,谢衍信步走在湖边,站在临湖的假山边,夜风卷着湖水的潮气袭来,头脑被冻的很清醒。

那些莫名的燥意也都随风而去。

*

公主府的夜景是京城一绝。

天黑后,宫人把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亭角、廊檐、假山、水榭,巧夺天工的园景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又是另一种风情。

夜游公主府在京城,一直都是一件雅事。

这也是顺安帝劳师动众带丽妃来这里散心的原因。

想着曲筝第一次来,清乐公主早早带她出去赏灯。

暗夜中,暖溶溶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映出雪肌几乎白的透明,清乐公主一个女子都不觉看呆,自然也引起了旁的目光。

公主府里的花灯,有江南之韵,曲筝正看的兴致勃勃,昌平侯府的大娘子带着女儿来和清乐公主打招呼。

大家都想借机和公主搭两句话,曲筝不好一直霸着清乐,就示意公主她自己独自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