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攀升(第2/3页)

要是能遇到演员本人最好,遇不到的话,也算是给自己的青春补了张电影票。

小宜咖位确实小,没什么名气,王尽怕观众对她没兴趣,又找了罗起,还有另一些年轻的演员,都是戏份不多,名气不大的。

他们一起也组成了小组,官宣会一起参加活动。

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极大,之前从未有过。之前都是花钱搞宣传,而现在他们是自己亲自来。

这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其他的电影里,演员们拍完后,都会有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没那么多时间来进行宣传。

也有不少明星会担心出现在大众面前太多次,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毕竟滤镜下的长相和现实中并不一样,所以一般都不会配合这种宣传。

而冬树的剧组,大家都闲着,拍完了这部电影,他们之后便没有别的事情做了,可以全心全力投入到宣传中来。

并且,冬树很追求真实,在拍摄人物时,细致地展示了皮肤的细节,电影中角色的长相和真人一般无二。

对于走出镜头这事,大家无所畏惧。

粉丝们自然热情高涨,即使不是粉丝的普通观众,也耳闻了此事,在选择电影时,也会被“说不定能遇到演员呢”这样的想法影响着,选择了这部电影。

即使排片时间不好,但《出塞》的票房迅速增加。

同时段还有几部流量偶像的爱情电影,和儿童动画电影,这些电影粉丝数量巨大,刚开始,《出塞》的票房被死死压在底部,现在却开始了猛烈的攀升。

在一周时间内,便从票房排行的底部已经上升到中上的位置了。

而清卉、小央和封年果然履行了承诺,每天都出现在不同城市的影院中,目前的行程已经跨越了六个省市。

虽然他们看起来仍然笑容满面,和观众们热情合影,但其实已经肉眼可见有些憔悴了。

在这场被大众称为“自杀式宣传”的活动中,清卉、小央和封年耗着自己的生命力,为《出塞》争取来一丝转机。

与此同时,在钱岱和小宜带领的另两个小组辅助下,电影热度居高不下。

王尽说得对,电影是部好电影,只要有人看,他们便能赢。现在观影人数增加,好评数量也已经能大大超过杜导那边花钱的差评数量。

转机既然出现,既生便不会白费。

他开始了行动,因为不断有观众抱怨排片时间不好,他找了相关的人,将观众呼声放大,终于在电影上映的两周后,将一些院线的电影排片时间争取到正常的范围内。

杜导自然是不高兴的,冬树来拍电影本来就让他觉得被冒犯了,现在这部电影竟然能拍得好,那更加是种侮辱了。

杜导安排了大量人手开始给《出塞》挑毛病。

所有电影都是有问题的,只要花时间,就能找到错处。往小了就是一些穿帮镜头,往大了便是一些历史不符、逻辑错误。

冬树太过细致,每天拍完戏,她都花时间去审片子,若是有问题,第二天就重拍,直到满意为止。

拍完之后,她和谷导又花了大量时间来检查。

杜导的人花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找到穿帮镜头。

但和历史不符的情况是有的,很快有官方认证为历史研究者的人实名质疑,说这部电影存在大量与历史不符的情况,比如酒杯的形制,或者士兵的装扮。

冬树倒是很好脾气,她之前那个名为“演员谢冬树”的账号已经停用,现在有了一个名为“导演谢冬树”的账号。

她很温和地转发了那人的质疑,然后一点点做出解释。

这引起了另一波议论,毕竟她只是个导演,来和专业学者对峙,确实有些自不量力了。

但舆论还没来得及发酵,便有更多的新注册的实名认证账号转发了冬树的回应,这些账号全都是来自高校或者历史研究院的教师和学者。

有人在转发时,口称“冬树学姐”,还有人发布了当时和冬树一起拍毕业照的合影,以及她作为历史系的优秀毕业生上台接受校长拨穗礼的照片。

电影上映时,冬树早就把电影票给这些帮过忙的老师同学们送了过去,现在这些已经有些资历的同学们完全有底气为她说话:“我看过电影了,酒杯形制、士兵穿着、花瓶的摆放绝对没有问题。”

有了专业人士的背书,原来的质疑自然消散,最开始质疑的那个自诩专业的人,账号也已经默默注销了。

冬树没多说话,但在她这番解释后,大众产生了另一个友好的误解。

“怪不得她消失了那么久,竟然是为了这部电影专门去读了研,真的太厉害了。”

这样美好的误会,不用白不用,王尽立刻将这样的声音扩大。

这样一部没有色情镜头,演员演技出众还没有黑历史,并且被历史学者们盖章的电影,老少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