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沈姑母如是说。

她到正院见了大女儿秦兰月,又把这般类似的话说了一遍。

秦兰月对母亲的话惯来信服,想想她娘这些年,一个外嫁女寡妇,能叫成了家的兄长多番照拂偏袒,不就是面对那夫妻二人的时候从不争斤论两吗。

有亲母开解,秦兰月终于浮上笑颜,心头开朗了不少,连连称是。

沈姑母在庄子里待了大半年,她们母女三个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话了,边说闲事边逗弄卫九,一家合欢,直到前头下人说要开宴了才一齐出去了。

..

沈云西这会儿正坐在席上,沐浴着那些夫人小姐们的满含复杂的视线,顺便听周围人摆说京里这几日发生的大事。

“我身边侍女的表叔的岳母的儿媳妇就是宣恩伯府做活儿的,我可听她说了,宣恩伯躺在床上食不下咽,下不得床呢,都已经三五天了。唉,摊上那么个儿子,也是可怜的。”

“要说最可怜的还是宣恩伯夫人,至于宣恩伯,哼,老物可憎,我看是活该!”

宣恩伯这老小子宠妾灭妻,属于是正房太太们最厌恶的货色。沈云西一面玩绞着手里的帕子,一面竖起耳朵听。

却原来是话本子出来那日后,不嫌事大的吕小姐往长公主府送了话本子后,又买了一本,顺道再转去了趟宣恩伯府宋家,叫门房递给了宋修文的妹妹宋弯弯。

宋弯弯看到话本子后,气得做了一回桌面清理大师,马不停蹄地就送到了伯夫人的院子里,想要嫡母作主,给他们家给哥哥一并讨个公道。

哪知道当时宣恩伯就在伯夫人的院子里,把话本子接过来一看,前头还好,只当看个消遣玩意儿,可当后头翻到老父姨娘那一段,宣恩伯绷不住了。

不为别的,老父姨娘身上穿的那件茜色藕花软烟薄衫,他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他特意叫人做给他心肝儿的。

顶级的软烟料子裁成的薄透透的衫子,用的是他心肝儿最爱的茜色,染的是她心肝儿最喜欢的藕花芙蓉。这是他和他心肝儿姨娘石氏做闺房情趣时候用的,从不叫她往外头穿,连伯夫人都不知道。

天下衫子的颜色样式多的是,沈夫人一个外人,怎么就那么巧,写书的时候给“老父姨娘”身上套了这么一件衫子?

还能是为什么,必定是他那混账儿子痴恋发疯,心里变态的时候,自己说出去的!

宣恩伯起疑了,把石氏生前伺候的贴身丫头拿来一问。

结果,嘿,还真他么有事儿!

宣恩伯当场就给撅过去了。

被儿子和心肝儿双重背叛,宣恩伯大受打击,一病不起,嘴里只吼吼要和逆子断绝父子关系。

据说伯夫人看着宣恩伯的惨样,当天高兴得吃了三碗饭,上了三炷香,诚心祝愿这“老父”早点下去和他“姨娘”团圆。

而在宣恩伯府外头等后续的吕小姐,看到下人们跑里跑外地请大夫,兴奋一拍手,转回仙临居和姐妹团分享最新八卦了。

吕小姐传给姐妹团,姐妹团又往外传,要不然真至于片刻就传遍了。

沈云西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大抵是他们的五姑娘卫芩觉得,老父姨娘这一段不大合适拿出来说,含含混混的也没提这一茬。

不过……

沈云西看向正冲她笑的吕小姐,也不由得微微弯眼回了个笑,这位吕小姐,实乃她话本子事业上的大功臣也!

她这一笑倒是叫吕施来精神了,连忙举起酒杯,冲她一敬,尽饮了。甚是豪气爽快。

人家客气,她自然也要有礼,沈云西也端起杯子,和她对饮。

卫芩本来低头捋穗子,余光看到一个两个的都在举杯子,还以为是谁来了,要敬酒呢,也来不及细想,忙忙地也把杯子一抬。

原二夫人招呼客人时路过,怪道:“你们在三结义呢?”

卫芩闹了个大红脸,气愤地冲沈云西和吕施重重哼了一声。吕施不想理这瓜兮兮的蠢姐妹,兀自琢磨着该怎么开口向沈夫人拜师。

就在这个档口,安国公秦兰月和沈姑母他们抱着卫九过来了。

小孩儿满月的好日子,又是国公府的主场,没人会不长眼地提起秦兰月那本话本子,当下屋里是一片贺喜的好话。

秦兰月深深吸了口气,重拾起了荒废许久的交际。

厅堂里觥筹交错,弄盏传杯,沈云西是个不爱去交谈的,反正前头还有大夫人二夫人两个嫂子在,国公府的主要应酬落不到她身上。

她只顾着吃饭,谁知刚用了碗汤,老太太身边女婢就溜溜儿的过来叫她和卫芩:“三夫人,五小姐,有贵客上门,老夫人让您二位快些过去,一并迎人呢。”

沈云西张望着,正席主位上果然不见了老太太的身影,安国公秦兰月也正起身来。

沈云西和卫芩跟在安国公和秦兰月身后,才出了厅堂到外头石阶,安国公顿住,他想了想转身对秦兰月说道:“见着那贵客怕是要陪侍许久,你才出月子,就不出去见风了,没得好好地把养好的身子又吹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