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4页)

画面瞬间涌来。

那日姜夫人被姜茹那番话弄得心惊肉跳。好难才稳下心来。夜里姜丞相回来,姜夫人不免和他提起这事:“我看她莫不是知道了。”

姜丞相见爱妻还是魂不守舍的,直接堵了她的话:“知道什么?她能知道什么?你糊涂了,姜胤才是你生的。族谱都是这么写的。”

姜夫人被丈夫安抚了一番,也就抛到脑后。还是那句话,一个本就没被放在心上的女儿,不至于为她三两句话就多费心神。

相较于姜茹,姜夫人更担心宫里的姜百谊。那才是她的心尖肉。

太子元域还在治伤,暂时还住在东宫里,没有移府,怕淑妃和太子给女儿气受,这段时间姜夫人隔三岔五就要往宫去。

姜百谊每见了母亲,都要哭闹一回,那一声声的好如生剜姜夫人的肉。

“你到底是如何打算的,真就等谊姐儿生了,把人交给太子处置吗?他能放过我女儿!”垂璎架子床上,姜夫人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打了姜丞相一下。

姜丞相睁眼安抚说:“不会的,太子不至于这么蠢,他还想靠着谊姐儿的孩子和咱们家东山再起,看在我们家筹码的份儿上,他不会对谊姐儿做什么的。”

“那万一谊姐儿生个女儿呢?”说到生女儿,姜夫人想起往事,越觉气闷。

姜丞相:“我早叫人找寻和谊姐儿月份差不多的孕妇了,多寻些,总能挑出一个儿子来。”

这话让姜夫人应激了,她腾地坐起,气怒道:“又要替别人养儿子?!”她替别人养,女儿也要替别人养?怎么着,都成家族产业了是吧!

姜丞相拉了一下被子,捋了捋胡须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真要是个女儿,连带咱们一家都不好办了。”太子没了希望,说不定就奔着同归于尽来了。

姜夫人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但就是憋着气,她憋屈!

“反正也要换,我看不如等孩子生了,叫茹姐儿把谊姐儿换回来吧。”姜夫人愈想愈觉得可行,虽有姜丞相的保证,但女儿不在身边,真出点什么事,也是鞭长莫及。

“茹姐儿稳重,她在宫里也待得更久,她比谊姐儿更合适。”一回生二回熟,姜夫人毫无负担。

姜丞相疲累得很:“也行。”等谊姐儿生产,太子已经搬到宫外了,换孩子是换,再换个大人也不是不行。

姜夫人这才舒坦了不少,她睡了一晚好觉,第二日就把姜茹叫来,安排了几个刚生产不久的妇人,让她跟着好生看看,好生学着,以免以后换过去了不像样。

姜茹倒也没反抗,表现得和从前一样乖顺。

姜夫人不禁放下心来,然这心才放下去一半,京里不少人家竟有志一同地突然递了拜帖上门来。

这什么意思?她家最近也没什么喜事值得上门恭贺的啊?

姜夫人心头涌起古怪,叫人一查,这才晓得话本子的事。

屁的上门道贺,这全是想组团上她家门来看笑话的!

姜夫人将买回来的话本子一一细看了,看完了全本,她先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幸中的万幸。

还好没有写真假太子妃,捂掩圣听,也没有写替嫁一事,这本书主要是围绕姜茹写的,从她出生被替换开始,写的全是她在相府的生活。

庆幸过后,姜夫人又反过去盯着前言里姜二亲自上门、亲口叙述、亲请写书,她再看着桌案那厚厚的一叠帖子,想到自己见不得光的秘密,而今却被彻底摊开来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人谈笑讥讽,到底还是没忍住怒色,七窍冒火。

家丑不外扬,姜茹!

姜夫人一径冲到了姜茹的院子里,一本书重重地摔拍在她脸上,砸得姜茹肌肤上一片暗红。

“你个混账东西,你都在外头胡说八道些什么!你扮什么可怜劲儿?府里是少你吃了,还是短你喝了,你要拉着全家陪你一起丢脸,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你疯了你!”

姜茹坐在小榻上,她轻轻抚了抚自己被打过的地方,眉角一挑,笑了起来,她很少会做这种盛气凌人的动作,正因为做得少,此刻才显得诡异。

她悠悠地起来,睨着姜夫人:“母亲,你还是留着些气火吧,现在只是丢脸而已,你就气成这样了,你信不信,我还可以让我们全家丢命。”

姜夫人哈了一声:“我看你是真疯了!”她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姜茹啧了啧:“你以为我为什么没有告知洵王妃替嫁入宫一事?”

姜夫人怒色汹汹的脸陡然一变。

就听姜茹不紧不慢地说:“因为我要用这一件事来威胁你们啊。”

她一步步逼近姜夫人:“那只是开胃前菜,这才是正头戏。我早就找了人写了信,如果十天之内,他们没有接到我的消息,那些信就会在一夜之间散遍整个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