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大隐隐于市(第3/3页)

再说了,吴东教导医馆学徒时,说过的一些话也不胫而走。

“平民百姓兜里本就没几个铜板,就算再榨又能榨出多少好处来?

对待上门看病的平民百姓态度要好,也不要指望能赚道什么钱,还是通过大量治疗平民百姓积累医术提升医术的好!

真正赚钱的,还是给富贵人家治病,随便一点珍贵药材,那都是暴利,足够维持医馆正常运转并且还有大量盈余!

再说了,医者父母心,咱们很容易就能积德行善,谁知道会不会对自身,对家人有好处?

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时候还是不要那么势利的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进去了,又或者觉得吴东说得有道理。

总之,钱塘县城的医馆,大部分都和吴氏医馆采取同样的策略,变成实实在在的平民医馆。

至于出师自立门户的医馆郎中,他们开医馆后,基本也是秉承了吴东的行医理念,要不很难在吴东随手建立的医馆体系中继续混迹。

别的不说,起码在药材采购渠道,以及医馆的安全上面,相当有保障。

吴东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有多少好处。

不过,听李公甫念叨,整个钱塘地域的病患,都很感激吴氏医馆,他就相当满意了。

再看自身气运,竟然从原本的漆黑负数,已经达到红得耀眼的地步。

也不知道这样的气运水准,放在此方世界是个什么层次?

前不久,李公甫有些不好意思找上门,想要让自家小舅子许仙,进入吴氏医馆学医。

他可是知晓,医馆学徒基本上都是捡来的孤儿。

吴氏医馆刚开始只是在乡村,以及平民百姓那里有些名气,也没几个家庭园艺送自家孩子过来学医。

主要是,七八岁的小孩,在乡村以及平民百姓家中,也能算是半个劳力了,现实相当残酷。

当然,随着吴氏医馆的名气逐渐变大,想要送自己孩子上门学医的百姓,还有富贵人家的数量就多了起来。

吴东也有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李公甫听说后,又知晓自家小舅子在读书上没什么进益,却是想要学医这才主动上门求情,希望许仙能进入医馆当学徒。

“行啊,只要他能吃得了当学徒的苦,我是没什么意见的,什么时候将你小舅子带过来让我看看,顺便给他安排一下!”

吴东轻笑出声,很想知晓许仙的命运,会不会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