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人世间(五)(第3/3页)

这种地理和环境,与大明冷热交替,四季明显的气候特征截然不同,对许多移民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因而,每年因水土不服,或者气候环境影响,生病者甚多,当然,死亡率也是有些高的。

然而,这些活着到达此地的明人,又是比较幸运的。相比大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天灾和兵祸,随时都处于死亡边缘的境地。留居湖东堡,最起码可以吃饱饭,穿暖衣(天气炎热,似乎也没必要穿太多),还有整齐漂亮的红砖瓦房居住。据说,在此垦殖三年后,官府还会给每个移民分配三十到四十亩土地,而且还可以传诸于子孙。

刚来此地的明人移民在居留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了一个令他们颇为惊异的现象。那就是,明人身份,或者应该说据有汉人身份,在湖东堡有着绝对的优越地位。

整个湖东堡目前共有七百多人,而汉人仅仅不到两百人,但他们在此地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民政官员、乡兵组织、码头管理、海上运输、医药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均由汉人掌控。

两百多汉洲土著和安南人,则紧紧地依附于汉人,在遇到紧急时刻,他们还会被汉人临时武装起来,共同应对各种危局。

至于剩下的三百多的帝汶岛土人和当地土著,则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更是湖东堡地方政府和民众压榨和奴役的主要对象。

小小的湖东堡,仅数百人规模,就已经形成金字塔般的殖民统治结构,而威远岛其他地区治理构成,也基本与湖东堡相若。

原先自己身处的大明环境当中,属于社会的最底层,贱民一般的存在。想不到,到了齐国治下,自己的地位反倒提升了,变成了人上人。

“何为?”湖东堡一个民政官员冷笑一声,“咱们汉人在这岛上的地位,还不是靠我们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这人世间,本来就有各种不平,只要咱们的拳头足够硬,就可以一直成为人上人,去压制奴役那些愚笨的土人。”

“大明的拳头就是不够硬,所以才让建奴给欺负了。”一个才来不久的移民觉得这官人说得有些霸道,但似乎又很有道理。

“大明的拳头本来是硬的,但是,却一直使不上劲。”那个民政官员摇着头,不无遗憾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