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奥斯曼的使者(第2/3页)

……

4月26日,珍珠港(今澳洲西北港口小城布鲁姆)。

巴巴里海盗一行十五艘船抵达珍珠港码头时,意外地收到齐国移民部和商贸部的通知,该批“货物”不需再前往建业城交割,而是在珍珠港直接交付。

一千八百多名欧洲女奴和波斯女奴在进行了初步的交验后,被安置在城中临时移民点,等待前往桂州府(今澳洲珀斯市)的移民船转运。

鉴于去年和今年汉洲本土大范围的干旱少雨,致使全国地区除桂州府外,粮食作物严重减产,为了缓解北部和东部地区的粮食供应紧张,今年度的移民分配,破天荒地开始向桂州府和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倾斜。

桂州府直接获得了一万四千多的移民配额,占今年度移民总额的近四成,而威远岛也获得八千多名移民配额,剩下的一万四千多移民分散安置于北部和东部数个府县。

因而,为了平和桂州府的男女比例,移民部索性将巴巴里海盗送来的女奴全部分给桂州府,这让珍珠港数百居民羡慕不已。

目前珍珠港已不在建业府辖下,去年内阁总理府将乌林(今澳洲北部德比港)、珍珠港、临海堡(今澳洲西部黑德兰港)、静江堡(今澳洲西部卡拉萨市)、西宁堡(今澳洲西部卡那封市)分别从建业府和桂州府分拆出,成立汉西总管区,由原镇海(今东帝汶帝力市)知县古三平任大总管。

整个汉西总管区面积极为广大,但人口仅有三千两百余,若不是工部在临海建立一座钢铁生产基地,恐怕整个地区连像样的工业设施都没有。同时,这里也是汉洲本土最为干旱荒凉的地方,粮食也无法做到自给,全靠桂州府支应。

该地区的沿海各个据点一般仅种植一些旱作农作物,玉米、红薯、马铃薯、高梁、向日葵,以及少量烟叶等。另外,根据政府的农事专家指导,也有部分居民在旱地试着种植一些北沙参、关防风、水飞蓟、桔梗、黄芪、白芷、枸杞、穿山龙、沙苑子等药材。

若是再加上种植的大量水果蔬菜,为往来船只提供日常补给,本地区的数千民众多少也能换取一些现钱在手里,小日子虽算不上富足,但较大明那般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境遇,那可是强出太多。

一群来自奥斯曼的客人在珍珠港见到的当地居民,衣着服饰看着不甚华丽,但每个人都显得异常精神,脸上也露出健康的红润之色。更让奥斯曼人惊讶的是,汉洲人似乎有着近乎变态的洁癖,不论是他们此前停靠的狗儿岛,还是这座热带海滨小镇,居民区和商业区都会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丝毫没有奥斯曼境内许多城市那般暴露的垃圾遍地和污水横流的场景。

看得出来,他们的地方政府应该对民众管理得极为严格,并且也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以让辖下百姓强制性地服从政府任何安排。保持一个城市的整洁和干净,汉洲人的官员想必是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虽然不理解他们为何非要在这么一件微小的事情上花费如此大的精力,但这却是给所有到来的客人一种极度的舒适感。话说,谁不喜欢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呢?

奥斯曼人在这座小镇里停留了五天时间,在几个巴巴里海盗头领善意的劝说下,他们从当地居民手里购买了许多漂亮的白珍珠,准备敬献给伊斯坦布尔的众多贵人。这些晶莹剔透的白珍珠,不仅个头大,皮光细腻,而且珠层更厚,圆度更圆,还真的是送给奥斯曼宫廷贵人最好的礼物。

躺在碧绿海水轻轻地冲刷的白色沙滩上,喝着汉洲酿制的蜜酒(甘蔗酒),吃着独特风味的烤鱼,在这宁静的小镇彻底松弛下来,让远道而来的奥斯曼客人生出无限的惬意,甚至有些留恋而往返的感觉。

……

5月12日,巴巴里海盗一行船队抵达建业港,来到了这个南方大陆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经过一番严苛的检查和盘问后,两艘引导小船将他们一行十余艘船只带到港口西侧码头停靠,随后几名码头官员将奥斯曼使者迎接到附近的客舍暂时休息,等待外交部门的接待。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建业港,已经成为整个南洋地区设施最为先进,规划最为科学的港口,整个港口停泊区,有十余道长长的水泥栈桥延伸至海湾之中,可以满足同时停靠六十多艘大型船只。无数座高大的吊杆耸立在码头边上,为众多出入港口的货船提供高效率的装卸服务。

一道长数公里的水泥防波提,阻断了海湾汹涌波浪的冲击力,将整个港池围护在里面,同时也维持着港口水面平稳,确保港口免受恶劣天气影响、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

在码头的东南侧,有两座巨大的修理船坞,可以随时为远道而来的任何类型商船提供整体维修和保养服务,保障船只的持续远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