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汉萨”之间的嫌隙(第2/3页)

为此,萨摩藩驻琉球的家老植田芳雄曾数度前往汉兴岛,向齐国驻琉球总管丘承度发出抗议,要求齐国撤除这个所谓的租借地,恢复在琉球事务上的原有状态。萨摩藩在琉球王国具有重大政治、外交和经济利益,作为彼此友好的商业伙伴,齐国理应尊重和维护萨摩藩在琉球的一切既有利益。

齐国驻琉球总管丘承度却是笑眯眯地回复,说琉球岛北部的租借地,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海上补给地,为附近的齐国渔民提供一处躲避风浪的锚地。并再三保证,这处基地不存在任何军事意义,更不会针对萨摩藩。

但植田芳雄对丘承度说辞并不接受,齐国本来海上实力强横,若是在琉球岛北部再设一处基地,万一哪天与其发生了冲突,对方岂不是可以凭借那处基地,于此驻扎一支小型的舰队,就可轻而易举地截断萨摩藩与琉球之间的联系,继而彻底独占琉球王国。

众所周知,萨摩藩所在的封地,土地贫瘠,并不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且地处火山地震带附近,极易受到台风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手工业落后,藩内财政维持全靠海外贸易和琉球的税赋补充,当然,目前以汉萨为主导的走私贸易,已经占据了萨摩藩财政收入的七成。

岛津氏在征服琉球后,使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国,随后便开始逐步蚕食其国土,要将其慢慢纳入萨摩藩治下。在1613年,萨摩藩首先将靠近九州的奄美群岛从琉球王国中分离出来,并设置了在岛上大岛代官、喜界岛代官、德之岛代官等一系列官员,使之成为萨摩藩的直辖领地。

至于琉球大岛,因为人口较多,距离萨摩藩也比较远,再加上大明的存在,萨摩藩便没有进一步对其进行蚕食,反正是放在嘴边的食物,可以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再对其下手。

可如今,齐国竟然在与我萨摩藩将走私贸易做得如火如荼之际,突然在琉球岛北部租借了一块地盘,要建立一个海上补给点。虽然此处较为偏僻,不处在琉球大岛的精华地带。可此举却引起了萨摩藩的高度警惕,这齐国难道也对琉球产生了非分之想,准备要与我岛津氏争夺琉球吗?

齐国驻琉球总管丘承度被萨摩藩代表不断纠缠抗议,最后耐不住性子,直接通告对方,若是觉得我齐国租借安东堡是对萨摩藩存在一定的威胁,那么我齐国将此处纳入大明辖下,由大明委派官员管理,你们萨摩藩总该放心了吧。要知道,大明作为琉球王国的宗主国,别说租借一块地盘,就是直接派军队进占首里城,你们萨摩藩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萨摩藩驻琉球家老植田芳雄听到丘承度的所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按照法理来说,大明派员管理那处租借地,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大明皇帝和他的政府,真的有精力来关注琉球事务吗?

另外,这十几年来,谁不知道你们齐国跟大明关系密切的就差连为一体了,那处被称为安东堡的基地,交给大明管辖,跟你们齐国自己管理,会有不同的区别吗?

植田芳雄带着满腔的愤怒和无尽的担忧,返回了首里城,并以最快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回鹿儿岛,报于岛津光久。他在信中说,以齐国目下的做法,可以非常确定,对方已经对琉球王国产生觊觎之心,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与萨摩藩争夺琉球的控制权。

他还建议藩主岛津光久,在继续与齐国进行“货殖”贸易过程中,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务必要加强萨摩藩的海上力量建设,同时对陆上部队尽可能要装备“铁铳”,以应对齐国火器的威胁。

其实,对齐国琉球总管区而言,并不想做出一些恶化与萨摩藩的关系的事情。经过十余年的交往,双方已经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贸易关系,大量的齐国工业制成品,在琉球岛通过萨摩藩的“转口贸易”,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日本的九州、四国和本州等地。然后又从日本输出海量大米、硝石、丝织品、漆器、白银、铜等,使得双方都获得丰厚的利润。

但去年从汉洲本土突然传来军部的训令,琉球总管区在夯实汉兴岛等几个移民中转地建设的同时,还被要求尽可能的在琉球大岛和附属岛屿上建立更多的基地,并且要遏制日本对琉球的侵袭和渗透,防止其对齐国移民构成潜在威胁。

对此,琉球总管区很是不以为然,凭借萨摩藩那几十艘小舢板,根本无法对齐国琉球总管区构成任何威胁,更不要说会影响齐国移民活动。而在琉球大岛寻求建立更多的基地,很明显会引起萨摩藩的不满,进而影响双方之间维持良好的商贸往来。

不过,既然上头有命令,作为军政一体化管理的琉球总管区就必须据此执行。为了不过分刺激萨摩藩,琉球总管区便仿爪哇岛广宁(今印尼爪哇岛西北芝勒贡市)模式,找到琉球王国的国相,经过一番协商,便在北部地区租借了一块临海的地盘,建立一处海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