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广南国的不甘(第3/3页)

继纳黎宣之后的厄迦陀沙律王统治时期(1605~1610)、嵩贪王统治时期(1612~1628)、巴沙通王统治时期(1629~1656),由于缅甸的东吁王朝内部分裂,使得暹罗暂时免除了西北方的威胁,少了大量的对外战争,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阿瑜陀耶王朝表现出中兴的局面,经济亦逐渐繁荣起来。

待那莱登基继位国王时,来自马来、印度、大明的商人已经大量地活跃在暹罗境内,而荷兰人、英国人,以及法国人也是纷至沓来。在这其中,尤以荷兰人势力最甚,除了都城阿瑜陀耶外,在暹罗数个府县均建立的大型商站据点,并且还凭借着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几乎垄断了暹罗境内的主要对外贸易渠道,大肆打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显得异常张扬和跋扈。

齐国虽然早早地在安南、柬埔寨等地区布局设点,但多年来却是侧重于移民和拓殖地方,以及建立稳固的补给中转点等事务,对本地区的商业渗透反而没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做的那般极致,仅仅是对粮食、药材和少量的布帛等商品进行交易采购。

不过,随着近年来不少来自大明的商人为躲避大陆纷乱的局势,而纷纷避走海外,其中就有不少商人因为距离较近,便直接来到南平(今越南金兰市)、临安(今越南头顿市)以及新生岛等几个安南领地。这些商人,依托本地,开始介入安南、柬埔寨、暹罗、马来半岛等地区的商贸往来。再加之,三年前,安南总管区联合本地十余名商贾,成立了一家安南总商社,更是促使齐国的商业触角逐渐探入该地区。

虽然,齐国官方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维持着较为亲密和友好的关系,但该有的商业竞争也是存在的,不说在南洋地区,日趋壮大的南洋商社正在不断蚕食东印度公司的市场份额,就是在日本、印度等地区,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和市场争夺。但目前看来,这些市场仍旧足够广大,暂时可以容得下两家的竞争。

另外,这个那莱国王召见邵华章,肯定还有另外一层暗示,作为新的暹罗继任者,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权,他多半会对临近的柬埔寨王国动武,以便能刷一把武力值。而作为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齐国驻安南总管区,最好在此期间,能保持一定的沉默,两不相帮。

“能借此机会敲打一下柬埔寨王国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多少会对河仙地区的局势转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邵华章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只要不耽误我齐国于此地大规模地采购粮食,随便你们打生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