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冻土(第3/3页)

一时间,这么大的粮食调运需求,让镇州上下顿时有些紧张起来。要知道,该地七万余民众,可都是从清虏和大明南方转运而来的移民,都是一群饿过肚子的苦哈哈。万一将该地的存粮全部调走,那肯定会引起本地民众的极大恐慌情绪。

但是,永王的命令不容置喙,因为在数月前,除了从大明和清虏境内招揽了两万余移民外,从舟山岛还迁移来两万五千余军民,这些人都需要供应所需口粮。再加上苦叶岛数个拓殖点的冬季粮食需求和齐国几个海外岛屿领地的粮食供应,以云州本地的粮食产出,必然无法完全支应,只能从镇州抽调粮食。

而齐国人额外提出的粮食采购需求,他们也不好拒绝,只能捏只鼻子,咬牙应承下来,准备动用库存的粮食。为此,栾世奇便带着人巡视辖下各个卫城堡寨,实地清查各地粮食生产和库存情况。

前面视察的几个卫城粮食收成,也算差强人意,虽然产量仍旧远远不及神州的中原大地,但较十年前刚刚拓殖时期,那可是有长足的进步。而且,此地人烟稀少,可开辟耕地无数,既然单产不足,那就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粮食总产量。

而且,此地山林众多,其中飞禽走兽也是不计其数,农人闲暇之时,打点野兽,也能获得不少肉食。更不要说,北边一座巨大的湖泊(兴凯湖)和南边无尽的海洋,也可为辖下民众提供大量的渔获。这么一算,即使粮食稍稍欠缺一点,也不至于让数万民众饿肚子。

数日巡视下来,栾世奇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若是镇州的粮食真的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大不了,组织境内的土著藩兵进入临近的朝鲜境内,抢上一波,也能捱到明年。若是朝鲜人指责,完全可以甩锅给北边的渤海国。反正,他们被人家抢,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栾府台,我们镇州支援粮食与那北边的渤海国,以后会不会养虎为患,再成辽东建奴之事?”沙头卫指挥使蔡德庆骑马上前,不无忧虑地问道:“那渤海国距离大湖不到八百里,快马奔行,五六日便可攻至我镇州辖下领地。北边苦寒,产出有限,他们要是慢慢发展壮大了,难保不会生出南下劫掠我镇州的心思。”

“应该不会吧。”栾世奇摇摇头说道:“齐国人已经给他们划出疆界,黑龙江以南和以东地区,皆为我镇州辖地,渤海国不得南下发展,更不得无端攻击我镇州。否则,齐国人只要掐断他们的武器军资供应,就凭他们什么都不能生产的发展模式,如何能威胁我镇州。况且,这片广大区域几无人烟,他们若是想南下攻我镇州,沿途如何能获得补给?就算能打到我镇州辖下卫所城寨,难道我们手里的火炮和火枪都是摆设?”

“而且,据我所知,齐国人扶植那渤海国,其意在于对抗和驱逐那极西而来的罗刹人,更是威胁清虏辽东后方,以便我镇州和苦叶岛两地,可心无旁贷的专心发展,巩固实力。”

“齐国人此意何为?”

“齐国人可能是想让这一片广阔无垠的地方都归我华夏汉人所有。至于那些女真、索伦、赫哲等生藩土著,虽然非我汉人苗裔,但也能在我华夏文化熏陶下,化夷为汉,为王前驱,助我汉人开疆扩土。齐国人说,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只要能维持和推进我汉家文明的昌盛文化和先进科技,我们必将以浩浩大势,碾压此前所有凶悍的游牧和渔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