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荷兰借款(第2/3页)

“嗯,你们东印度公司对我们联省共和国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资金支持,这一点,不论是执政官阁下,还是各省议员,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敬意。”文森特·扬森点点头,说道:“但我们在去年八月,弗利兰岛受到英国舰队的突袭(被称之为‘霍尔姆斯篝火’,约150多艘荷兰商船被英国人纵火焚烧,损失极其惨重),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可以说,这次损失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的总和。为此,我们急需外来的资金援助,将战争规模加以扩大,给予英国沉重的打击。”

“据我所知,汉洲人不缺金银。”安德里斯·诺珀特立即明白了这位驻汉洲大使的意思,“在这座大陆上,他们发现了若干金矿和银矿,完全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资金需求。但问题是,他们是否有意愿将他们储备的金银借贷给我们。”

第二次英荷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虽然在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1666年8月4日~5日),英荷双方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并未就此停息。连续大规模的海战,使得两国财政都有些亏空,元气大伤。

当1666年9月10日,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三分之二,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已无力再战。

从今年1月开始,英国便试图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但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却并未如英国那样强烈,反而对于弗利兰岛被袭事件耿耿于怀,国内上下充满了强烈的复仇情绪。

为此,荷兰除了在欧洲地区四处筹集战争经费外,还将目光瞄向了遥远的汉洲大陆,期望从这个国家可以借贷一些资金,以促成荷兰继续向英国发动规模空前的海战(第二次英荷战争其实已经在今年7月结束)。

——

齐大江看着躺在床上的齐大海,脸色枯败,眼窝深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老二,莫要如此。”齐大海强打着精神,惨然一笑,“俺今年六十四岁了,就算现在死了,比起俺家祖辈几代,已是活得最长寿的了。”

“大哥……”齐大江鼻子一酸,“大哥,俺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莫要这般颓废丧气。小武那孩子,时运不济,遭了土人暗算,王上定会遣大军登陆东州,血洗两岛,为他报仇。”

“……老二,俺就是想见见王上,劝他勿要因私废公,为了小武,而贸然兴兵,于军国大事而草率行事,以至误了俺们齐国发展大业。”齐大海脸色潮红,神情激动地说道:“齐国发展三十年来,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万万不可因为俺家一个不争气的劣子,而劳民伤财,为他报仇!”

“大哥,王上做事自有分寸,向来是谋定而动,不会草率行事。”齐大江说道:“东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裕。而且,经过汉东商社经营二十年,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该地是控制南太平洋地区的关键节点,甚至还是未来经略美洲的后勤基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内阁和我军部有意将其纳入直接管理体系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派出军队登岛,对当地土著进行一番清理,就很有必要了。”

“……如此甚好。”齐大海点点头,“俺就怕王上为了小武之死,碍于我们兄弟情面,率性而为,以至损了国力,误了发展。”

“王上已授意陆军将驻扎于临淄府的第十混成营满编,并运送至东州地区,在当地护卫队的配合下,清剿并征服当地的土著。这种小规模的战事,当不会损耗国力,更不会耽误我齐国发展。”齐大江宽慰道。

“那俺就放心了。”齐大海轻轻地靠在了床头,苦笑着说道:“俺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没办法帮着王上做事。或许,要不了多少日子,就要去见俺们死去的爹娘了。不过,俺觉得,这辈子是值了,没啥遗憾的了。俺只希望,俺们齐国以后能越来越强大,俺们齐氏子孙能显赫富贵数百年。”

“在王上的治理下,俺们齐国定然会越来越强大,俺们齐氏子孙,也会富贵延年。”齐大江哽咽地说道:“大哥好好将养身体,以后,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俺们去享受。”

——

“荷兰人只借两百万荷兰盾?”齐天听到鸿胪寺卿黄子加的汇报后,先是一愣,随即不由苦笑两声,“也不知道是荷兰人嫌弃我们齐国穷,还是担心我们不想借款给他们。竟然只提出借贷两百万荷兰盾,折合汉洲银元不过五十多万(1汉洲银元=3.6荷兰盾),估计也就够他们的海军跟英国人打几场中等规模的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