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技术保护(第3/3页)

英国特使麦克米伦子爵尽管对此进行了一番小小的抗议,但那些较为敏感的书籍,还是被齐国海关人员予以查扣。不过,作为补偿,陪同的齐国外交官员向英国人赠送了几件精美的仿明瓷器。

“汉洲人越是保密、越是严禁携带出境的技术资料和书籍,其经济价值就会越高。”麦克米伦子爵向首任驻齐国大使艾丹·沃特低声交代道:“亲爱的沃特,你在汉洲除了维系我们英格兰和齐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外,还要设法从这个国家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经过半个月的实地参观访问,我们英格兰的众多工场,不说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他们,就是在管理和生产方面,也是相差甚远。”

“我明白,麦克米伦勋爵。”艾丹·沃特点点头,他知道麦克米伦所说的“引进”这个词意味着什么,“我会在行使外交职权的同时,尽我最大努力,配合东印度公司驻汉洲的商务代表,从汉洲引进我们英格兰所需的各类工业产品,以及相应的生产制造技术。”

“其实,汉洲人只顾着防范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制造方法的泄露,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技术的保密。”麦克米伦子爵抬头望着远处建业城里工厂冒出的滚滚浓烟,幽幽地说道。

“嗯?”艾丹·沃特疑惑地看着麦克米伦。

“汉洲人的工厂管理制度和生产标准。”麦克米伦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你们没发现,他们的工厂与我们英格兰众多工坊有着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吗?不论是他们的织布厂,还是机械加工厂,仿佛是将整个工厂部署成了类似机械一样的整体,将机器和工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一名工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节奏来干活,分工非常明确,与我们英格兰那种家庭式手工作坊完全不同。”

在这个时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工厂,均为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所有的工人在一起干活的时候,基本上是各干各的,时间和劳动成果上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而齐国的工厂在建立之初,便将后世的科学的一些管理制度和生产方法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稍为规范的工厂制度,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制度和理念,但却极大地提升了工厂生产效率。

“在汉洲的陶瓷工厂里,他们将一件陶瓷制品从拌土、制胚、上釉、烧窑等十几道工序全部分开,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来负责,像一条精细的生产流水线。他们加工生产的陶制品不仅规格统一,而且生产速度极快。反观我们英格兰国内的一些陶瓷工坊,这些所有的工序,均有一个个独立的工人完成,型制各异,效率低下。”

“我认为,在工厂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我们英格兰完全可以借鉴汉洲人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或许,这将为我们英格兰的工业发展,提供一些积极的促进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