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开普敦的荷兰人(第2/3页)

“瞧着像是在跳大神……”

“该不会是想请出他们土著的天神,来对付俺们吧?”

“说不准。……搞不好,土著在弄什么神奇的巫术。”

“那咱们要不要也请出我们的神仙来?说不定,那些土著施法,搞一个护身术,来个刀枪不入,那我们的火枪岂不是就成了烧火棍?”

“……”

“都他娘的瞎扯!”许开胜大声说道:“哪有什么刀枪不入?就算那些土著能将他们的满天神佛都请下来,照样一枪撂翻!瞧着吧,一会冲上来,还照着刚才那般打法,一枪射出去,定然给他们身上穿个血孔!”

土著人的宗教仪式足足进行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巫师的祈福和天上神灵的庇佑下,满怀自信和无畏地再次发起了冲锋。涂满牛血的土著武士们,面目显得极其狰狞,端着木矛,宛如地狱中涌出的黑煞恶鬼。

“砰!砰!砰!……”

在持续不断响起的枪声中,一颗颗弹丸依旧毫无阻碍地射进土著的身体里,在将他们在生命带走的同时,也将巨大的恐惧和无言的失望情绪留给了幸存的同伴。

火枪齐射只进行了四轮,土著便不可抑制地再次溃败,而且颓势更甚前次,跑得漫山遍野。

十余骑兵见机,立时驱动战马,挥舞着马刀,朝着土著溃退的方向便冲了过去。

车阵里的护卫们随即也挪开车架,端着火枪也杀了出去。

“他奶奶的,还真高看这些土著了!”陈永宽苦笑一声,然后握着短刀,随着同伴一起冲向溃散的土著。

——

6月2日,开普敦。

“4月27日,队伍抵达开普敦以北约1.5里格(1里格等于5557米)一处山谷,发现第一处土著营地,部队稍事休整,随即发起进攻,击毙55名霍屯督人(注释1),俘虏21名,缴获125只羊,18头牛。部队人员轻伤6人,无死亡。”

“5月3日,距离开普敦以北约2.5里格,又发现一处营地,击毙63名霍屯督人,俘虏25人,缴获124只羊,26头牛。”

“5月11日,距离开普敦东北约3.2里格位置,发现了第三个营地,击毙27人,俘虏9人,缴获32只羊”

“5月19日,距离开普敦东北约2.5里格河湾处,发现了第四个营地,击毙48人,俘虏13人,缴获53只羊,8头牛。”

“5月25日,部队在返回开普敦途中,发现一处土著营地,击毙16人,俘虏5人,缴获13只羊。”

“……”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开普敦总督赞·范里贝克看完治安官文森特·扬森上尉呈送给他的战斗日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站起身来,捧着茶杯,走到屋角的一个铁炉上,端起汩汩冒气的热水壶,将已经冷却的茶水重新兑热。

范里贝克总督双手捧着暖暖的茶杯,走到窗前,眺望着仍在建设中的好望堡,眉头却不由皱了起来。

1664年,英国与荷兰的关系紧张,一度传言要开战,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防止此处遭到英国人的袭击,遂决定在开普敦附近修建一座用石头建造的永久性堡垒。

1666年起,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并从欧洲本土运来各种建筑材料,开始建造好望堡。但直到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英国人也没有派出舰队前来攻击开普敦,这让神经紧张的东印度公司上下不由松了一口气。

1667年7月,英荷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而荷兰正式割让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双方就此恢复了和平。

没有了战争威胁,公司自然不会再舍得继续投入大笔资金去建设这么一座耗费巨大的永久性堡垒。而依靠开普敦殖民地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于是,这座规划宏伟的好望堡便成了一个烂尾工程,继续延续此前几乎不设防的普通补给站模式。

在二十年前(1652年),范里贝克与其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获派遣至该地建立一个专为远航亚洲的途经船只提供补给的中途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一处稳固的驻扎点,以及相应的菜园和果园。

接着,开拓者们还从桌山上的清新河上开凿引水道将河水引作灌溉之用,并以其种植的农作物与此地的科伊人交易绵羊和牛犊。另外,他们在桌山的东南两边以及豪特湾的森林为兴建房屋和船只提供了充足的木材。

而开普敦主要的防御设施,还是于1654年以泥巴和木头为原材料建造的两层古堡。它在应对当地的土著袭击时,自然是不成问题。可若是在面临拥有强大武力的欧洲国家势力来攻时,恐怕就难以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