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棉织品的战争(第3/3页)

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棉布商人曾试图联合起来,建立某种价格联盟,统一棉布的销售价格,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议价权。

但这种商人的自发行为,注定无法应对那些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外国采购商。众多独立而又分散的棉布生产模式,割裂的市场环境,使得这种价格联盟根本无法实现。更不要说,旁边还站着一个虎视眈眈、急于扩大棉布市场的齐国。

此前,齐国运来的大量工业制成品,填补了印度市场的许多空白,也满足了当地无数商人和普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在那个时候,齐国的商品与印度本地既有的商品和产业之间少有竞争。

更不要说,齐国商人没有像那些欧洲人那般,将赚来的每一枚钱币全部带回本土。他们会将获得的收益全部用来购买印度的硝石、靛蓝、棉花和女奴,极大的繁荣了印度本地市场,成为官方和民间最受欢迎的商人。

然而,时移世易,齐国人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棉纺织业二十余年后,终于开始侵入印度最为传统,也是最据优势的产业。

不到十年时间,印度本地的高端棉织品市场就被齐国人蚕食殆尽,现在又开始发力围剿印度的中低端棉织品市场,俨然一副赢家通吃的模样。

在各地无数棉布商人的请愿下,三年前,莫卧儿帝国将此前给予齐国人的关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微微调整,特意把棉织品排除在外,征收10%-20%的特别关税。齐国人为此,向帝国的皇帝进行了严正的抗议,认为是遭到了帝国政府的贸易歧视,有违自由贸易的原则。

但棉织品产业,事关莫卧儿帝国数百万工人和家庭的生活和收入,更关系到帝国日益严峻的财政收入,因而,帝国皇帝驳回了齐国人的抗议。

为了安抚齐国人的愤怒,帝国皇帝又发布谕令,免除了齐国的钢铁、机械、五金、粮食等商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茶叶、瓷器、砂糖、油料、珍贵木材、钟表、车辆、船舶(中小型桨帆船)等商品的进口关税。

尽管对齐国的棉织品设置了高额的关税,但并不能阻止他们继续侵蚀印度棉布的市场。没有人知道齐国棉织品的制造成本是多少,不论是他们生产的高档印花棉布、平纹细布,还是中低档的染色棉布、漂白棉布,并没有因关税的提高而随之涨价。这让印度本土的棉布商人们在惊愕之余,不免感到万分沮丧。

一些“有识之士”向帝国皇帝和政府大声疾呼,应该颁布严格的禁令,彻底禁止齐国生产的棉布进入印度市场,以保护数百万相关产业人员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