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大主义”(第2/3页)

事大,作为一种儒家的外交理念,很早就运用于中国。“事大”的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像郑国、鲁国等紧邻大国的小国不得不择强而事,以保全其国家,而一旦违背,则往往招来亡国之祸。

比小事大,以和邦国,是一种极具智慧的外交理念。《春秋左氏传》有言:“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

在宋金时期,宋高宗被金军追迫得逃亡海上之际,曾下诏说:“如金人尚容朕为汝兵民之主,则朕于事大之礼,敢有不恭!”嗯,只要能苟安,便愿意向金国恭行“事大”之礼。

不过,将“事大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则是朝鲜王国。唐、宋、辽、金、元、明诸朝,朝鲜均采取“事大”政策,向中原王朝臣服。尤其是李氏朝鲜王朝,建立及巩固后,更是发自内心地“事大”。与“事大”相应的是中原王朝的“字小”(爱护小国),朝鲜“事大”愈是恭顺,中原王朝的“字小”也愈是宽宏,形成了“事大以礼”和“字小以仁”的密切互动。

执掌云州镇二十多年,朱慈炤除了滋生了强大的野心之外,更多的则受地区环境和齐国的影响,已然抛弃了诸多不切实际的天朝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只要能建立以云州、镇州、苦叶岛,以及日本北部地区为核心领土的“新”大明王朝,传承大明国柞,在齐国面前伏低做小,又有何不可?

再者说了,数日前,与来访的齐国专使、内阁副总理齐远山面晤后,齐国也声明,鉴于双方此前固有的友好合作基础,齐国将继续为云州镇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透露出未来的双方关系乃是全面战略合作的同盟关系,而非像卫国、吕宋那般的宗藩关系。

朱慈炤为此欣喜不已,当即表示,要将清远一地永久让与齐国,除了想加强双方的密切关系外,还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齐国的势力栓在云州镇,为将来的“新”大明王朝,保驾护航。

而齐国对此欣然接受,很自然地又将日本陆奥北部地区,转手赠送给云州镇,双方还签订了一份《换地条约》,在法理上明确了两地的各自归属。

不过,齐国对于战前云州镇搞出的小动作,还是进行了一番敲打。齐国要求云州镇撤出占据了佐渡岛,将其归还与日本幕府。另外,齐国还拒绝了云州镇提出的将数万余幕府军俘虏发配至苦叶岛拓殖的建议。

另外,对于永王建议,最大程度削弱幕府实力,将整个日本恢复到数十年前彼此攻伐的战国时代,齐国也明确表示了反对,坚持维护幕府的统治基础。为此,甚至还应德川氏所请,售予其军火、甲仗等物资,以提升幕府军的战力,压制国内隐隐不稳的诸多外样大名。

这场对日战争的起因,虽然是齐国想打开日本的全国市场,销售国内日益增长扩大的工业制成品,但导火线却是一艘齐国走私船的被查扣而引起的。本来德川幕府不想将此次事件扩大,避免引发齐日明面上之争。

而永王却通过数艘战舰施压幕府,将矛盾彻底激化,间接造成了六十余名齐国水手被日本戕害。当然,在战争期间,云州镇不仅派遣了最多的部队参战,甚至还将宝贵的骑兵部队也投入到战场,并且在历场战役中,奋勇争先,于整个联军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这并不妨碍齐国适时警告一下永王,莫要将我们齐国当做你手中的一把刀,小心以后砍到你的头上来。

再者说了,要将日本打成一团乱麻,岂不是会让你们云州镇就近于日本大肆扩张,趁机坐大,那以后如何能轻易挟制于你?

——

4月23日,朝鲜,汉阳。

在去年9月,古老的东亚大地,先后有两位君王崩逝。一位就是大明广德帝,在病榻之上缠绵数月之后,9月15日,驾崩于南京紫禁城,举国于丧。京城之寺观各鸣钟三万杵,禁屠宰四十九日。官员百姓在国丧期间禁嫁娶女,禁饮酒和吃荤,停办一切祭祀典礼百日。

太子朱和均在群臣拥戴下,遂继统大明皇帝位,昭告天下。

而就在广德帝驾崩不到两日,朝鲜国王李棩于9月17日亥时,薨于昌德宫养心阁,时年三十四岁。嗯,也算是英年早逝吧。

世子李焞继位,不过,因为年龄太小,不到十四岁,遂重用舅舅金锡胄,大举启用南人党人士,并将宋时烈等西人党人士逐出朝廷。

因为朝鲜乃是大明藩属,国王继位自然需要得到大明朝廷的册封,方才名正言顺。一般来说,朝鲜王位更替,天朝会在次年二三月份就会派出天使,于汉阳王宫宣读册封诏书,正式册立朝鲜国王。

可去年太过特殊,大明广德天子驾崩,新君继位,朝鲜除了一边派出使者,前往大明告丧,并请求天朝颁下继位诏(册封文告)。而且,还要另行派遣哀悼使团,往南京为大明天子奔丧,以表藩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