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大主义”(续)(第3/3页)

齐国对于渤海国从身体到心理上抗拒的原因,自然是心知肚明。但齐国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战略布局,就是要以渤海国来对抗那个对领土贪婪成性的沙俄,阻止其侵占整个外东北地区,而不是让这帮清虏余孽来跟大明抢地盘的。

我齐国可以扶持你渤海国发展壮大,那么也能在你不听话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让你不断失血衰弱下去。

去年12月,渤海国的勃利城(今俄罗斯伯力市)都统扎喀纳突然宣布自立,建东丹国,以勃利为都,周边及黑龙江下游的十余座堡寨相继附从。

而位于勃利城以南的永王属地镇州,随即利用大量的雪地撬,向这个新建的东丹国输送大批军械和数十吨的粮食,用以支持它的独立。

渤海国主巴海震惊之余,当即领兵北返,前往勃利平叛。要知道,整个渤海国控制的丁口尚不足二十万,若是任由叛贼扎喀纳自立,岂不是一下子就分出了渤海国近半的实力出去。

然而,勃利城乃是当年他们渤海国作为都城进行过一番大力建设的,整个城市布局和防御还得到了齐国人悉心规划和指导。再加之城头还拥有十余门火炮,以及一千多的叛军防守,使得巴海领兵围攻一个月,却始终无法将其攻克。

在这寒冬季节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短短一个月时间,因冻而伤毙官兵就有四百多人,士气极度低落。无奈之下,巴海只能撤兵,暂时驻守于安图堡(今俄罗斯比罗比詹市,犹太自治州首府)休整。

这个时候,巴海也回过味来。这勃利都统扎喀纳的反叛自立,其中若没有齐国人暗中捣鬼,打死他也不相信。

一念至此,巴海立时就有些慌了。今天齐国可以鼓动勃利城都统叛出渤海国,自立一国。那么明天,是不是瑷珲城都统、精奇里堡(今俄罗斯斯结雅河畔的沃博德内市)都统、雅克萨堡都统在齐国的唆使下,都会生出反叛的念头,自立为王?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齐国已经渗透到渤海国的方方面面,而且国中还有多达四五万的汉人,在这般情势下,只要齐国人愿意,便可立即将这个渤海国给掰扯成几块。

更不要说,渤海国赖以生存的武器和粮食,皆为齐国供给。若是没了齐国的大力扶持,不说无法对抗大明的进攻,就是压制境内诸多土著部落,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为可虑的是,那个被他们打得节节败退的罗刹人,探知他们的虚弱后,肯定会掉头过来,将他们吞得皮骨都不剩一点。

娘的,齐国这尊大神,还真的一点都不能得罪他们!

巴海为此,不得不矮下身子,寻到齐国驻渤海国代表,表示在辽东事务方面,一切皆遵照齐国指示行事,在春暖时节,会将所有武装屯殖人员悉数撤回至黑龙江以北地区。同时,央求齐国帮着平定勃利城的反叛,以维护渤海国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齐国人却表示,勃利城的反叛乃是渤海国的内政事务,齐国不会就此进行干预。但鉴于双方既有的二十年“友谊”,齐国可以继续为渤海国提供必要的武器和粮食等相关物资。

不过,出于“好意”,齐国人劝说巴海,勿要以倾国之力去剿灭勃利城的叛军,这样会极大损耗渤海国本就不丰的实力,反而会便宜了外人。

岭北地区如此广大,就算丢了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地盘,大不了转头向北,向西,去开拓新的领土。

于是,齐国驻渤海国的黑衣卫军官热心地拿出一份稍显粗糙的地图,指着尼布楚河、赤塔河、北海(贝加尔湖)一带,说那里物产丰裕,土地肥沃,可养民数百万。若是将其占据,对整个渤海国而言,不啻为“王霸之基”。

巴海长叹一声,遂从齐国之言。

至春暖时节,渤海国便将盘踞于松花江流域的数千人尽数迁移至黑龙江一带,并派出一路援兵,西进尼布楚,去攻略那片所谓的“王霸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