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卖头花(第3/5页)

黎青执带回家的荤菜其实很少,朱家给他准备的饭菜是一人份的,哪怕朱寻淼交代了多给他一点,量也不大。

就这么点东西,金小叶他们还要三个人分……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就更少了。

可再少,这也是油水。

再加上这些日子他们总吃干饭……金小叶和黎老根的脸色都好多了,金小树也窜了点个头。

金小叶把咸鸭蛋放自己兜里,笑着应了一声,还用手摸了一下自己头上的小红花。

“娘,这花真好看!”

“娘,你真好看。”

……

黎大毛和黎二毛纷纷开口。

金小叶闻言,笑得更高兴了。

一家人坐着船,开开心心地往回走,路上,金小叶看到了姚艄公。

金小叶刚开始划船那会儿,划得并不熟练。

不过她是个有主意的,就慢慢划着,顺便跟客人聊天。

黎青执每天晚上都会给黎大毛黎二毛讲故事,还会讲笑话,她就将这些记在心里,客人坐船的时候跟客人讲。

等她讲了几回,金小树就也会讲了,而他们跟客人搭上话之后,哪怕划得慢点动作生疏一点,客人也多半不介意。

不过等半个月过去,金小叶就已经划得又快又好了,这会儿她就一边听两个孩子背诗,一边熟练地划船。

“姚叔!”见到姚艄公,金小叶笑着打招呼。姚艄公也笑了笑,但刚笑完就皱起眉头,像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

金小叶瞧出了一点不对,不再说话。

黎青执就更不会说话了,虽然姚振富是个活人他不讨厌姚振富,但也不愿意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这一个多月,他们压根就不说话。

之前姚振富曾经借书给他,为此金小叶还特地送去几个鸡蛋还人情。

“离离原上草……”黎大毛黎二毛看着岸边的景色,大声背着诗。

他们在朱家的时候很克制,都不会大声说话,现在就放松了。

路上有人路过了瞧见,都会忍不住打招呼:“这两个孩子真可爱!”

姚艄公瞧见,也忍不住露出些羡慕来。

他也有孙子,但他孙子不会背诗。

“爹,你怎么摇这么慢,就不能快点吗?”姚振富道。

他鞋子裤子都湿了,想快点回家换!

姚艄公已经四十多岁,在大齐,这个年纪的底层百姓看起来已经很苍老。

姚艄公每天都在外面风吹日晒,外表就一点不年轻,体力也比不上那些年轻人。

撑了一天船还要帮忙运货,他早就累坏了,腰更是疼得厉害,但自己儿子都这么说了……姚艄公只能加快摇船速度。金小叶看了姚艄公一眼,放慢速度。

金小树已经学会了摇船,他们白天时不时会换个手,再加上他们不接要帮人搬货的活儿,也就不会像姚艄公那么累。

黎青执他们到河埠头的时候,姚艄公和姚振富已经回家去了,而黎老根正站在台阶上,伸长了脖子看着他们。

“小叶,阿青,你们总算回来了!阿青,你今天带好吃的回来了吗?”黎老根问。

“带了。”黎青执无奈。

黎老根却是开心得不行:“带了就好,带了就好,我已经把粥煮好了!”

村里人见状,纷纷开口:“黎老根,你就知道惦记着一口吃的。”

“黎老根,你几岁啊!”

“黎老根,你现在可算是享福了!”

……

最近农闲,河埠头这边人很多,大家起初笑着跟黎老根说话,但等金小叶的船靠岸,他们关注的就是金小叶了。

“小叶,你头上的是什么?”

“小叶,你头上的花真好看!”

“小叶,我想跟你换根针。”

……

金小叶租了船之后,就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放在船上。

他们村离县城不算远,但大家很少去县城,平常缺东西,多是跟那些带着货一个个村子叫卖的货郎买。

但现在,金小叶手上也有那些东西了。

货郎不是天天来村里的,金小叶却每天都会回来,如今庙前村的人,更喜欢跟金小叶买东西。

有时候也不是买,而是换,地里的菜,家里的鸡生的蛋,甚至河里摸的螺蛳,都能拿来跟金小叶换东西。

村里人手上大多没什么钱,但这些东西,花点时间就能弄到!

大家都愿意拿这些跟金小叶换东西,金小叶也愿意收——这些东西拿去县城,是可以卖钱的。

从船上拿出一个箱子,取出一根针给了那个要针的人,换回来两个鸡蛋。

黎青执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有些感叹。

这个时代的针跟现代相比挺贵的。

不过这也正常,现在没有机器,做针很麻烦。

在前朝,针的价格其实更贵,大齐有一些作坊会批量生产缝衣针,针的价格已经低了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