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报恩和报仇(第2/3页)

方绣娘并不跟方锦娘诉苦,但方锦娘认识方家的左邻右舍,那些人会把方家的事情告诉她。

方锦娘一心想帮方绣娘摆脱方家,就给方绣娘物色了几个合适的男子,想让方绣娘找个人嫁了,但方绣娘不愿意。

金小树把黎青执夫妇送到金叶绣坊之后,就载着方锦娘去找方绣娘了。

方锦娘这次跟着过来,就是想去见一见方绣娘,给方绣娘送点黎青执做的卤味。

做饭前,方绣娘都会去河边淘米洗菜。

方锦娘在河边等到她,笑着招呼起来:“绣娘!”

“姐。”方绣娘朝着方锦娘笑了笑。

方锦娘把一个油纸包递给自己妹妹:“快吃吧,吃完了再回去,这东西味道大,不好带回去。”

方绣娘打开油纸包,发现里面包着一个卤鸭腿,还有一个卤鸭胗。

她拿起鸭腿咬了一口,眼睛眯起——这鸭腿真好吃!

还有鸭胗……她最喜欢吃鸭胗了,还是她姐了解她。

“绣娘,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方锦

娘问。

方绣娘道:“姐你不用担心我,我也就只是被娘多骂几句……她指着我挣钱呢,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方绣娘这段时间过得不怎么样,她娘给她接的活儿特别多,家里的活儿也要她做,她忙得晕头转向,出来淘米洗菜都是松口气。

最让她厌恶的,还是她娘和她弟弟整天在家骂人。

这段时间方母除了骂她,还用各种恶毒的语言辱骂方锦娘黎青执他们,要不是黎青执认识苟县令,她娘肯定会去金叶绣坊闹。

“绣娘,想个法子离开吧……”方锦娘道。

方绣娘道:“姐,我不想走。”

她当然是想走的,但她怕方母在她离开后破罐子破摔,去告她和方锦娘不孝。

方家现在就靠她挣钱撑着!

方绣娘其实也有琢磨,琢磨要怎么离开这个家。

她想来想去,觉得只要自己没死,就摆脱不了她娘。

谁让那是她娘?

姐妹俩说了一会儿话,方锦娘只能无奈离开。

另一边……

庙前村附近村子的人专门赶来庙前村,然而黎青执已经走了!

卤味没有了,黎青执的文章也没留下。

他们在黎家附近转了一圈之后,先摸一摸黎家的门把手,然后再将手放在孩子的脑门上,还低声道:“接才气,接才气。”

乡下地方,有个啥讲究啥说法,很容易流传开。

要花钱的,可能大家听过就算了,比如本命年要穿红衣服……村里人就算知道也不会照办,毕竟没钱。

但这种不需要花钱的事情,他们还是很愿意干的。

这些人轮流摸黎家大门,再摸自己或者孩子的脑门。

完了,还有人去庙前村北面的庙拜一拜。

庙前村的人见到这情况,自豪极了。

他们庙前村出了个黎青执,实在太有面子了!就是……黎青执的卤味干啥不卖呢?他们想多买点回家吃。

还有人家因为黎青执给的那点卤味差点吵起来,说来说去,也就是分配不均,抑或者小媳妇把卤味拿回了娘家之类的事情。

可就算有吵闹,庙前村的人还是高兴的。

另一边,临湖县的人就不太高兴了。

临湖县的百姓,以前并不知道严县令和娄家具体做了什么,现在听张知府审案子,才弄清楚情况。

“原来朝廷摊派下来的粮税那么少!”

“我家那边的粮税一直是娄家人帮着收的,他们收得一年比一年多……我还以为是朝廷要的多。”

“之前他们收那么多粮税,我交了之后没钱吃饭,只能跟娄家借钱,后来那钱我还不上,就把地给了他们,我现在没地了!”

“县城的赌坊竟然也是娄家开的!”“那李家被娄家害得好惨,就因为娄老爷看中了李小姐,李老爷却不想把李小姐送给娄老爷做妾……”

“娄老爷比李老爷大不少,都能给李小姐做爷爷了,他怎么好意思让李小姐给他做妾?”

“常家更惨,我就说常家酒楼开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去吃饭,一直没事儿,怎么突然就吃死人了?”

……临湖县的人议论纷纷,而张知府每杀一个人,他们都会欢呼一番。

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苦主出来告状,告娄家或跟娄家有关的人。

之前苟县令在临湖县的时候,这些人其实想过要跟苟县令告状。

但他们压根就没机会来到苟县令面前!

直到张知府出现,他们才总算告状成功,不免喜极而泣。

厢军长官看着这一幕,都看麻了。

张知府杀了这么多人,他就不怕朝廷怪罪?

等等,反过来想想……张知府敢这么杀人,敢把晋王府老王妃娘家的人杀掉大半,他肯定有依仗。

看来,圣上是真的给了他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