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传开(第3/6页)

“昨天我回家之后大哭一场,我祖父被吓了一跳,专程来看我,也因此看到了那书……我祖父屋里的油灯,昨天亮了一晚上。”

“我把那书给我爹看了,他看的时候一直叹气。”

“那乌四娘实在太惨!”

“乌四娘?乌四娘是谁?”

“我那书里没有乌四娘!”

“我那书里也没有!”

……

几人聊了聊,才发现他们拿到的书里的案子竟然完全不一样!

那几本书的开头都是一样的,他们还以为内容也一样,没想到完全不同!

所以……别人的书里都写了什么?他们想看!

昨天在茶楼里聚会的那些读书人,今日又在茶楼相聚。

“昨日那书,真是让人看得难受。”

“看了这书,我才知道那些老百姓吃的都是什么。”

“之前我还取笑有些人何不食肉糜,原来我也是。”

“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

“不管这书是谁写的,娄家和那严县令,当真该死!”

“前几天京城铺天盖地,全是说张知府不好的……晋王当真是一手遮天。”

“幸好张知府做事果断,出手砍了严县令还有娄家不少人,不然……有晋王在,娄家说不定会逍遥法外!”

“这娄家圈地的事情……”

……

聊着聊着,他们也发现每本书上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既如此……交换了看!

莲花巷,昨日从乞儿手上接过书的两个官员带着书来到他们当值的地方。

最近陛下身体不好,没有上早朝,但他们这些小官,还是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忙了一会儿……他们趁着没人,将手上的书扔出去。

不久之后,就有人看到了那两本书:“咦?这是哪来的书?怎么这么丑?”

好奇过后,这些人翻开书看起来……

与此同时,冯大依然在送书。

他来到一个酒楼,正物色合适的人想要送书,突然听到酒楼的说书先生开口:“诸位,这人世间,总有一些人命途多舛,今日我便给你们讲一讲那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愣住。

乌四娘,这不就是《沉冤录》里的一个人吗?

而他刚想到这一点,就见那说书先生拿出一些纸张,开始读《沉冤录》里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被惊住,没想到这么快,竟然就有人在酒楼里读黎青执写的案子了!

他又惊又喜,连忙找了店小二,拿出五本书来,让店小二交给说书先生。

办完这事儿,他转身就走!

这说书先生是吕庆喜的人。

他只拿到了乌四娘口述的冤案,本来还想着念完这个案子之后,就没案子念了,没想到竟然有人送了他一整套的书!

那还等着干什么?继续念啊!

这人念完乌四娘的故事,又开始念别的故事。

有人不满:“你们这酒楼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有人念这么凄惨的故事?”

但也有人泪流满面:“别停,继续念!”

还有人意识到这说书先生说的到底是什么了:“那临湖县百姓,当真如此可怜?”

“难怪张大人要杀那么多人!”

“那娄家人竟然装无辜!”

“我就知道张大人没有公报私仇!你们也看到了,没犯过事的女人孩子,张大人一根毫毛都没动!”

“依我看,这娄家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

晋王的人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没多久,就有人来驱赶那些说书先生。

但吕庆喜安排了人看着这些说书先生,晋王的人刚想动手,吕庆喜的人就来阻拦了:“这说书先生不过是说些真人真事,你们凭什么动手?”

他们护着那些说书先生,说那些说书先生只是说了些真事,若是有人动手,那人必然不怀好意,说不定是想要谋逆。晋王的人不敢再动手。

晋王到底只是个王爷,如今的皇帝还在呢!

大齐的京城被称为应天府,应天府的府尹不敢得罪晋王,但他也不敢得罪吕庆喜,自然也就不会帮晋王抓人。

于是,那些说书先生,也就继续说着故事。

而这个时候,一套整整五本的书,已经被放在晋王面前。

冯大送出去的书到底不多,昨天晚上,晋王并不知晓这件事。

但今天吕庆喜都安排说书先生到处去说这故事了!晋王的人很快就将这一套书搜罗齐全,送到晋王面前。

晋王翻开这书看了看,想也不想就一脚踢向面前跪着的人:“这书都被印刷出来了,吕庆喜还安排了人去茶馆酒楼四处宣扬……你们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

被踹翻的人爬起来重新跪下:“王爷,之前京城没什么消息……”

“没消息?难道这些书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晋王火冒三丈。

他为了对付张知府,这段时间一直跟人宣扬娄家人的无辜。